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同时,毛泽东思想遭受严重挫折。
4.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延安整风的过程中正式提出的。张如心在1941年3月出版的《共产党人》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王稼祥1943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提出:“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基本特点:自然经济被破坏但地主阶级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对农民剥削;民族资本主义有发展但力量弱且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联系;专制政权被推翻但军阀统治、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帝国主义统治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农民的极端贫困和不自由。
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8.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政统治的终结,提出了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的三民主义纲领,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巨大历史性进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9.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再次,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10.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因为:第一,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第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第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中国共产党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结并成为其一部分。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005年多选第21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由中国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13.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应注意四点:(1)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3)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