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指和土地优劣程度相联系的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有级差地租ⅰ(因土地肥沃程度或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具有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绝对地租指因土地私有权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它由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8题。)
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外,还有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等形式。所谓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矿山地租是采矿业资本家为使用矿山所在的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是指投资者为取得建筑用地而支付的地租。在实际建筑地段地租中,也同样包含着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成分。
土地虽然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息率。
44.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主要标志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统治地位。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独占生产和市场。
垄断的产生并没有消灭竞争,相反却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垄断统治下的竞争更为激烈。
45.垄断利润及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操纵的一种旨在保证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但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6.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大经济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的领土分割完毕(2006年单选题第22题)。
以上基本经济特征,在二战后有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变化,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4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广泛、迅速、持续地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建立国有经济;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实行一定的计划化管理;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借以缓解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某些立法和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经济运行秩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和控制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
49.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指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为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与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2)表现为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限制。(3)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又具有长期性
5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不同的资本职能。
购买阶段,采取货币形式,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生产阶段,采取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是生产资本,执行生产资本职能,资本在这个阶段让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产品,即生产剩余价值。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形式,是商品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也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按照实际需要的比例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没有继起性就不能维持并存性。
51.资本周转
资本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时,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表示。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总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指总资本价值在1年中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5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则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物形式在报废前固定不动。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从流通中全部收回。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仅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不同,在物质更新方式和价值周转时间上也是不同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