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  招生信息  |  考研指导  |  院校招聘  |  录取调剂  |  院校专业  |  考研专题  |  复习资料
招生简章  |  考研常识  |  报考攻略  |  复试技巧  |  参考数据  |  分数信息  |  复习笔记  |  历年试题  |  考研图书
专业硕士  |  E(MBA)  |  工程硕士  |  法律硕士  |  会计硕士  |  教育硕士  |  公共卫生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在职读硕  |  同等学历  |  中外合作办学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心里调节   |  考研与工作   |  考研与爱情   |  考研与家庭   |  考研同路人  |  考研名师


2009年考研政治复习精华笔记(中)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2006年单选题第7题)。

    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由各类专业市场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叫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目标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的关键。完善市场体系必须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72.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20题);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2004年辨析题第32题)。

    73.宏观经济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但单纯地依靠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减少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导致的经济运行的失衡,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政府必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要遵循“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要求,转变经济职能。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2006年单选题第24题)。

    7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自动稳定器”、“减震器”;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条件;是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少农民收入波动,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我国目前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75.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适应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配套改革措施来抓。当前要着重抓好以失业、养老、医疗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资金来源多渠道原则,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要把权力与义务,需要与能力统一起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努力坚持走社会化、法律化、规范化、现代化道路,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7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战后科技革命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扩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快捷与方便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世界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自由化;跨国公司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但是,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利益受损和经济安全更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

    77.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科技进步所具有的辐射效应、学习效应和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应该为我所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于我国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工业化是一个有利时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提供了更大更有利的空间;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和低利率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各国间人员的自由往来为我们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发展国际旅游业提供了契机。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全球跨国公司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生态、资源、人口、失业和贫困等全球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经济全球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45659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