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  招生信息  |  考研指导  |  院校招聘  |  录取调剂  |  院校专业  |  考研专题  |  复习资料
招生简章  |  考研常识  |  报考攻略  |  复试技巧  |  参考数据  |  分数信息  |  复习笔记  |  历年试题  |  考研图书
专业硕士  |  E(MBA)  |  工程硕士  |  法律硕士  |  会计硕士  |  教育硕士  |  公共卫生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在职读硕  |  同等学历  |  中外合作办学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心里调节   |  考研与工作   |  考研与爱情   |  考研与家庭   |  考研同路人  |  考研名师


2009年考研政治复习精华笔记(中)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垄断资本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主要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的矛盾和货币金融领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际协调为本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外经济扩张服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各国都从本国利益出发,形成了不可克服的经济国际化与资产阶级国家壁垒的矛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调节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6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衡量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需要,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应看其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股份合作经济实现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统一,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只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公有制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9题)。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一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个体、私营经济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对外资经济要加强管理。

    64.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决定着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2005年单项选择题第7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006年单选题第23题):按劳分配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而要用社会承认的价值量衡量 (2004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8题);按劳分配所分配的不是现实生活消费品,而是货币收入,劳动者以货币购买消费品时使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按劳分配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并存。

    把按劳分配和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004年单项选择题第12题)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起来投入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66.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在分配问题上,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产需平衡(2006年单选题第24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所有制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上——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68.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计划与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种调节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

    6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充满活力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性质是指企业的所有制基础。有个体所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有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又可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70.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45659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