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复习指导_复习笔记
2007年考研哲学基础笔记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

    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

    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

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

    近代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以黑格尔为代表,表现:不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就是重复,是增加或减少。

    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

    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

    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批判与革命的。

    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

    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抽象与具体:

    指导与被指导:

    普遍与特殊: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

    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 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性;

    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

    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

    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

    明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

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 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

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十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十三、承认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相对静止的含义之一,就是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事物之间质的区别。

   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即使是简单的机械运动,也要确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加以描述。

   第三,相对静止是物质文化的本质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本质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不会有生命现象。

    形而上学不能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其中一种倾向是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另一种倾向是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陷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

    中国古代的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相对主义的思想。

十四、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可不可逆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十五、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物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承认时空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十六、时空的特点:

    1、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无条件的、绝对的; 化。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

    2、时空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上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短暂时

    无限与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