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要牵动敏感的社会神经,从而引来许多关切的目光。
大学学费提高后,上大学难一度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现在,硕士研究生的学费又改革了,一些专业的收费,在一部分人眼中已然是“天价”,对于习惯了免费却也明白免费不可持续的人来说,这样的收费是否合理?硕士研究生的学费到底收多少才合适?对于公立大学而言,是否可以借硕士研究生培养营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教育系主任劳凯声教授介绍,在以前,中国的大学教育都是全部免费的,不仅学费全免,住宿费也不用学生出,此外国家还会提供一部分奖助学金,这样有些学生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开始逐步扩大,这样如果还完全依赖政府拨款,那规模肯定受制于财政规模,于是就开始逐步实行收费,一开始是本科生,到了前几年研究生也开始收费了。
“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像中国这样高等教育从免费到收费的国家也有不少,很多欧洲国家,如德国以前的高等教育都是全部免费的,因为提倡高福利。不过最近两年,德国也开始收费了。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收费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劳凯声说。
劳凯声认为,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确实不公平,何况对于硕士生。“这等于用全体公民的钱去供部分人读书。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本身就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地位,所以自己是受益方,因此应该承担部分费用。”
但究竟应该收多少,是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定?学术界却形成了不同的意见。
劳凯声不赞成多收,“培养出了高水平的人才,对国家也有利,研究生学费收得过高是不合理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