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硕士 | E(MBA) | 工程硕士 | 法律硕士 | 会计硕士 | 教育硕士 | 公共卫生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在职读硕 | 同等学历 | 中外合作办学 | |||||||||
|
2006年启航政治考研全真大模考一模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解析】阿奎那将推动事物运动的动力归结为上帝,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因此,A项符合题干要求。阿奎的观点并未涉及物质与精神的对立问题,更谈不上对二者对立的调和,因此B项被排除。“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把人的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故而C、D项也都被排除。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一个将二者联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美国科研人员是实践主体,彗星是实践客体,而“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则是联结实践主体(美国科研人员)与实践客体(彗星)的中介。因此,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是生产关系至上的左倾观点,这个观点只注重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为了生产关系而牺牲生产力。“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将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是生产力至上的观点,这个观点的基本特点是:为了发展生产对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大胆改革。因此,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问题,所以,A项最先被排除。题干部分涉及人类的活动方式(如工业革命)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全球问题”就是人的活动方式问题,D项符合题干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命题本身没有错,但是题干部分只涉及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而没有提到科学技术发展造福人类的内容,故而,B项也被排除。题干涉及科学技术如何影响自然的内容,而没有提及调节和控制社会的问题,因此,C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 5.答案:A 【解析】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一切未经人类劳动而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因此“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一说法不正确,B是错误的。同时,由于它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因此关于它的价值的“再生产”、“消耗”等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即C、D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相结合,成为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A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案:C 【解析】价值规律具有择优汰劣的作用。在竞争中,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压价的竞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将劳动生产率低、商品个别价值较高的同行排挤掉。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会面临破产的倒闭的威胁;而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则在竞争中扩大了市场份额。上述材料体现了价值规律择优汰劣和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作用,C是本题正确选项。但题干并没有体现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作用,也没有涉及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排除ABD。 7.答案:B 【解析】2004年该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价值增殖)为:(货款总额2亿元-原材料3000万元-工人工资2000万元-折旧费用3000万元)=12000万元。因此A不正确。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在数值上等于一次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结果12000万元不是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而是2004年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额,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应当等于年剩余价值总额除以资本周转次数,但本题中未给出资本周转次数,因此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无法计算,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无法计算了。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据此可以得到年剩余率为600%。因此,选项C的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年剩余价值率为600%”。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在本题中:利润率=2000万元/3亿元=6.67%,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从理论上讲,剩余价值总额和利润总额是相等的,因此B项是本题的正确选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题干涉及的是农民阶级中的贫农,因此他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所以,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题干未提到,故而,A项首先被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题干也未涉及,因此,C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是从阶级划分的角度来说的,与题干问题不一致,因而被排除。 9.答案:C 【解析】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数近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又有广大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且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这就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并表现为各派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矛盾乃至战争,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所以,C项正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