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2006年启航政治考研全真大模考一模及答案

2006年启航政治考研全真大模考一模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这一观点

A.回答了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调和了物质和精神的对立

C.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D.把人的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

2.2005年7月4日,美国科研人员操纵“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撞击彗星,轰动全球,在这次重大的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中介是

A.美国科研人员

B.宇宙飞船

C.彗星

D.全球观众

3.“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两句话从哲学意义上讲

A.都是生产关系至上的观点

B.都是生产力至上的观点

C.前者是生产力至上的观点,后者是生产关系至上的观点

D.前者是生产关系至上的观点,后者是生产力至上的观点

4.从1860年左右开始的工业革命到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由280ppm上升到353ppm,增长26%。目前的年增长速度为1.8ppm,即0.5%。按目前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50ppm。根据现有的研究确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当然,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二百年中的工业发展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大气二氧化碳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导致目前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这表明

A.“全球问题”仅仅是自然问题和科学技术问题

B.科学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科学技术是人类调节和控制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

D.“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方式问题

5.对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评价正确的是

A.只形成使用价值,但不形成价值

B.与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同时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同时其价值被工人再生产出来,添加到新产品中去

D.其价值被无偿消耗,并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6.1996年,长虹首次发动降价,彩电业价格大战开始,截至2001年,彩电业前前后后经历了六次价格战。在价格战中,一方面,每次都会有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弱势企业缩减规模,甚至使一些小企业伤痕累累,纷纷宣布破产;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一举动摇了洋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的地位,占领了中国彩电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精彩的价格战还一举确定了彩电在民族产业中的领跑地位。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着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B.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C.价值规律具有择优汰劣的作用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7.2004年某资本家投资设立机床厂,他在2004年初一次性投入资本3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建造厂房,3000万元用作采购钢铁等其他原材料,200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一年的工资)。现已知他在2004年通过出售机床获得的货款总额为2亿元。核算表明,该厂2004年机器厂房的折旧费用为3000万元。则该资本家2004年

A.赚取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

B.剩余价值总额与利润总额相等

C.剩余价值率为600% 

D.利润率为15%

8.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说:“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毛泽东文中提到的这一类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A.主要对象

B.主要动力

C.领导力量

D.中间力量

9.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的根本条件是

A.国民革命的影响

B.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10.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是

A.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B.认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C.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

D.认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

1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正在于它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或特性,是它的

A.创造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2.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就“改进党的作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因此,全党同志务必全面、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准。“三个代表”中,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高速发展

13.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实践证明,不断弱化以致要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与市场机制的做法是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针对人们思想理论上出现的有关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和有关“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

A.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C.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D.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

15.2005年6月21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任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即日起就职,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任命的行政长官是

A.许仕仁

B.范徐丽泰

C.陈方安生

D.曾荫权

16.2005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标志非洲大陆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宣告结束的国家是

A.苏丹

B.尼日利亚

C.贝宁

D.赞比亚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宋国大夫桓魑要杀他,孔子说:“天天生德于予,恒魑其予何?”有时,孔子还把无法讲通,高深莫测,无可奈何的事情都归结为“天”或“天命”,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要求“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从哲学上说,孔子这些言论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二元论

18.18世纪初,化学界曾流行一种“燃素说”的理论:某种物体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它本身含有一种名为“燃素”的特殊物质。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局限,许多人把它当成了真理。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做了个试验。他把氧化汞加热后得到一种新气体,点燃的蜡烛碰到它就会大放光芒。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无燃素气体”。实际上,普利斯特已经发现了氧气。但他死抱着“燃素说”不放,便没有提出自己的新理论。而当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得知这一结论后,对“燃素说”产生了怀疑,他通过实验终于证实:物质燃烧并不是“燃素”从物体中分离出来,而是燃烧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相结合的结果。拉瓦锡终于推翻了禁锢人们多年的“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燃烧学说”。这表明

A.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总是相对的

C.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D.已经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19.私营企业的产生不是一次特殊事件。它不会突然产生,也不会蓦地消失。它的产生有其继承性,不会凭空而来;它的发展有其阶段性,不会一蹴而就。除非有不可抗拒的非经济原因,否则,它是不会中途夭折的。即使中途夭折了,它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重新产生。这表明

A.社会历史可以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B.社会历史能够以史的精确性来考察

C.社会历史与人的创造性关系不大

D.社会历史根本不同于自然界的历史

20.托克维尔说:“人要是没有信仰,就必然受人奴役;而要想自由,就必须信奉宗教。”与上述言论观点一致的选项包括

A.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上的自由

B.人的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D.自由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21马克思说过,“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到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虽然工人在同一时间内只劳动一次),因此很明显,这种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劳动就其作为具体劳动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其作为抽象劳动来说必然保存价值

B.工人把新价值加进新产品只是由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

C.工人在同一时间内的两次劳动中,一次劳动把价值加进新产品,另一次保存或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D.工人保存或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于其劳动的特殊生产形式

22.马克思说过,“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包括

A.流通中的等价交换不会创造剩余价值

B.流通中的非等价交换会创造剩余价值

C.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D.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值

23.整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是我国家电市场“爆炸式”增长的年代,特别是在1986-1995年的10年间,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32%以上。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大家电先后渡过了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大幅度放慢,如电冰箱的增长率已由1995年的20%下降到1999年的5.45%;空调器由1995年的40%下降到1999年的10%;洗衣机的增长率虽有所起伏,但也是呈急剧下降趋势,到1999年的时候基本上处于零增长状态,2001年已经出现了负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彩电生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50%以上,从1996年到2000年,彩电行业经过了六次大的价格战,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到3%。开始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可是到了2001年,竟然出现了彩电史上的首次全行业亏损。这段材料表明

A.家电行业利润率一路下滑,直至接近于零是平均利润率作用的结果

B.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C.平均利润率规律能起到配置社会资源和重新分配利益的作用

D.在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下,任何行业永久维持高利润率是违背市场机制的

24.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而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推动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促进中国民族产业的全面发展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5.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内涵,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领导的主要任务是

A.政治革命

B.文化革命

C.经济革命

D.农民革命

2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而“一化三改”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一化三改”是

A.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C.实现祖国统一的经济保障和政治要求

D.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27.1987年3月8日,邓小平指出,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之一。6月29日,他又指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989年2月26日,他又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90年12月24日,他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更将“稳定”、“改革”、“发展”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进行考虑。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A.只要改革就能发展,实现了发展就能保持稳定

B.发展是目的,要善于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C.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D.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考虑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28.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特点是

A.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B.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C.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D.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工业化

2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普遍趋向”。这两个“普遍趋向”是

A.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C.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

D.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30.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必须保持年均7.2%的增长速度。但我国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我国的人均储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数据,1999年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我国自身的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承受这样大的污染排放量。同时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将日益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控制,而将一般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出去,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富邻、睦邻外交政策的必然要求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客观要求

31.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的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

A.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B.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C.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D.廉洁自律 勤政为民

32.2005年7月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发表题为《加强团结合作 促进稳定发展》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他就上海合作组织的努力方向提出的建议包括

A.不断促进政治一体化进程

B.扎实推动经济合作尽快取得实际成果

C.深入开展人文合作

D.全力加强安全合作

33.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于以共同声明的形式通过了六方会谈以来的首份共同文件,通过这份文件的重大意义包括

A.最终解决了朝鲜半岛核问题

B.一个里程碑式的协议

C.一个与会各方共赢的结局

D.中国外交的胜利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琴 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材料2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里只有一点点油,谁也喝不到。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一只老鼠咬住另一只老鼠的尾巴,三只老鼠连成一串,换班下去喝。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他想油只有一点点,我先喝个饱,上面两只老鼠见第一只老鼠喝起来没完,都急得很,最上面的老鼠急得说:“给我们留一点”,可一张嘴,下面的两只老鼠就到缸里去了,他一慌也跟着掉了下去。结果三只老鼠都再也未能爬出来。

材料3

甲、乙两人赛马,各有上、中、下等马一匹,三匹马实力的简单相加之和相等,即实力相当。可是结果却不完全是这样的,按照三局两胜规则,如果撇开赛手技术等其它因素不计的话,则甲、乙均有可能赢。

图一:

甲(赢) 乙(输)

上 中

中 下

下 上

图二:

甲(输) 乙(赢)

上 下

中 上

下 中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琴为什么“不鸣”,为何“指上”不能听?

(2)三只老鼠为何再也未能爬出来?

(3)实力完全一样的两个赛马手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

(4)从三则材料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35.阅读以下有关农业问题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到今年,中国已有27个省区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另有四个省区中的多数市县也免除了农业税。明年,国家各级财政对农业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将增加到900亿元以上,这样,原定到2008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到2006年就能实现。

  从2000年3月正式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实施5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2004年与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1045亿元,人均减负约110元;今年,中央统一决定加上地方自主决策的免征农业税,农民又减轻负担220亿元,人均减负24元。

  农村税费改革及其相关综合配套改革,带动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和进步,一些乡镇机构逐渐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工作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供应、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

摘自2005-6-28 中新网

材料2

2005年,中央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三农”发展的主旋律,增粮增收仍然是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上半年成绩可圈可点

  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圈可点。

  ——夏粮、早稻获得较好收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达到10627万吨,增产512万吨,增长5.1%;早稻也望获得好收成;预计早稻面积增加,总产略有增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增加18%,占小麦总面积的50%。

  ——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农业各行业运行良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乡镇企业平稳运行,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垦经济较快增长。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取得重要进展,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良种良法运用到粮食和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3亿亩,每亩可节本增效20元。超级稻全年推广面积可达6000万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顺利推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启动了一批农业重点工程项目。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进展顺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得到加强,“沃土工程”稳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摘自2005-8-8 新华网

材料3

  我们认为,在农业贸易自由化日益扩大、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继续坚持既定的粮食安全战略,立足国内生产,适当进口国外粮食。

  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如果按照有关专家的建议,中国放弃以“国内生产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我们很难预料世界粮食贸易和市场格局会被怎样地改写,而中国又有多大的可持续的采购能力来保证粮食供给?中国是否能够承受由此所产生的调整成本和社会代价?其他粮食进口国(尤其是缺粮的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容忍和承受由此所引起的世界粮食供需格局的变化?这似乎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全力推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绝无仅有的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度优先的政策安排。

  第二,仍然不具备依赖粮食贸易的基本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但从技术上看,中国尚不具备依赖国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条件,如国内市场发育迟缓,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行业组织严重滞后,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和工具。目前中国既没有像美国、法国和德国那些能够垄断全球粮食贸易的大粮商,没有类似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局等贸易组织,也没有日本、韩国那样的进口管理机制,参与国际竞争的贸易主体还处于成长阶段。现有贸易基础设施也不具备承担大规模进口粮食的能力。显然,这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不能取得期待的积极作用。

  第三,在WTO框架下,中国能够使用的粮食政策措施,主要是在国内支持环节,包括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补贴等“绿箱”政策,以及有限的价格支持和投入品补贴等“黄箱”政策。在进口控制上,除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外,中国并没有其他进口保护措施的选择余地。因此,所谓的“适当进口国外粮食”,实质上是要把承诺的粮食关税配额量作为进口底线。但如前所述,关税配额粮食进口有可能突破过去所定的95%的自给率目标。

资料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请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

(1)请结合材料1、2阐述材料2中2005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原因。

(2)请结合材料3,概述在农业贸易自由化日益扩大、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3)请结合材料3,简要阐述我们应在农业问题上采取哪些措施,以应对国际竞争的种种挑战。

36.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2

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了解情况,要用眼睛看,要用口问,要用手记。谈话的时候还要会谈,不然就会受骗。要看群众是不是面有菜色,群众的粮食究竟是很缺,还是够,还是很够,这是看得出来的。

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像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

摘自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1961年1月13日)

材料3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摘自《毛泽东文选》第八集

请回答:

(1)“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作风从哪些方面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

(2)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论断,结合材料分析此论断与毛泽东思想精髓之间的关系。

37.以下是一组关于党的理论问题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材料2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列宁选集》第一卷

材料3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摘自《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材料4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

材料5

邓小平同志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摘自《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哲学原理。

(2)结合材料,说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辨证关系。

(3)结合材料,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邓小平理论。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时间,有的学者上溯得较早,认为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同时也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作了基本的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以两个基本事实为前提的:一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力量的迅速膨胀并成为连接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的纽带;二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势力的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从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至今已经走过360年的历史进程。

摘自顾海良:《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与经济全球化研究》

材料2

  2005年8月底,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最高达到了70.80美元。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表示,这是迈入全球化时代后的第一次石油冲击,它给如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转变。

  史蒂芬?罗奇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背景下,此次的石油冲击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如果美国油价继续攀升使其经济受损,其影响势必会波及至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正在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旺盛的亚洲经济体。

  在发展中国家中,有不少是依赖进口石油来满足其国内庞大的能源需求,而2005年的石油危机对他们而言可谓是“祸不单行”。罗奇认为,不断高涨的油价给这些发展中经济体所带来的影响是其他经济体的几倍,而在众多发展中经济体中,石油冲击给中国和印度所带来的影响则更为值得关注。因油价攀升而不断追加的能源经费给各国财政带来日渐承重的负担,在财政赤字严重的印度,这个问题尤为严峻。

  结果,中国和印度不得不向外扩张其全球石油资源的市场占有量。中国的全球石油市场占有量从1994年的4.6%增至2004年的8.2%,印度则是由同期的2.1%增至3.2%。相比之下,美国、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的石油市场占有量则有所下降。

  然而直到现在,金融市场还没能预见到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强劲需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史蒂芬?罗奇表示,新兴市场的债券和证券的走势今年至今还保持稳定。然而,随着油价飙升带来的冲击,金融市场的这种稳定局面可能不保,而亚洲国家将是这场全球化浪潮中最需要经受考验的对象。

  罗奇指出,实现全球化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双赢选择,因为它有潜力平定任何冲击所带来的影响;但这也是一条充满荆棘且险峻的道路,一旦美国经济受到冲击,那么亚洲国家将无法幸免。

摘自中宏网

材料3

  进入19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人们对能源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就中国而言,首先,中国没有简单沿用传统方法不顾一切地购买石油开采权和经营权,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是在充分认同和自觉遵守国际规则的基础之上进行决策。其次,我国更没有采取战争手段争夺能源或资源。因为这将违背我们发展经济的初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三,我国获取石油能源资源一般都是主动采取协调与合作的态度。例如中海油发出欲收购美国某家石油公司信息之后,了解到美国有关方面反应强烈,便退出了收购。再如对同样需要原油的印度,中国主动提出通过国际合作方式获取石油能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看到了近20年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多元化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和资源节约化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因此世界经济发展的许多传统理念都变了,那些紧紧抓住石油资源开采权、经营权不放的传统战略发展观和安全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那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理念正在主导世界经济。

   摘自中宏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2)如何理解全球化既是“一个双赢选择”又是“一条充满荆棘且险峻的道路”。

(3)结合材料2和材料3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以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选做题Ⅱ

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美国与日本在钢铁关税上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对大多数进口钢材征收最高达30%的进口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以保护美国的钢铁工业。这就是著名的美国钢材201案。

  美国政府宣布不久,日本政府就做出了反应,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由于当时日本经济不景气,日本钢铁业的经营状况不甚理想,美国实行钢铁进口限制将使日本钢铁业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和各大钢铁公司纷纷表示强烈反对美国这一做法。

  美国增加关税,导致日本对美出口状况持续恶化。于是,日本于2002年5月17日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他们计划对美国的钢材制品征收100%关税,以对美国进行报复。同时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尽早成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调解这一纠纷。

  随后不久,美国就决定豁免保障关税的进口钢材。于是,日本也决定于6月27日正式取消所计划的报复措施,不再坚持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就此,日本放弃了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此次贸易争端走向结束。

  可就在这次摩擦偃旗息鼓3年后,双方矛盾再一次激化。根据日本的计算,日本拟定对十多种美国产品施加的关税将导致一年中美国对日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8500万美元。日本多次敦促美国取消《伯德修正案》,但美国始终不予理睬,日本终于在2005年8月1日宣布对美国实施关税报复。

摘自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材料2

美元汇率日前在亚洲外汇市场逼近历史低点,主要原因是二十国集团在高峰会议结束后的公报只呼吁亚太地区制定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没有提出减缓美元贬值方式。由美元贬值引发的汇率波动因此更加剧烈,这已经引起全球经济界人士的不安。

二十国集团在高峰会议结束后的公报并没有提出减缓美元贬值的方式,两名不愿具名的德国官员指出,美国拒绝在G20联合声明中加入批评汇率波动的字眼。

美元22日兑日元报1美元兑103.3日元,逼近上周五纽约盘中触及的2000年3月以来最低值102.7日元。美元兑欧元汇率报1.3034美元兑1欧元,随时都会跌破1.3074兑1欧元的最低水平。

欧元强势将损及欧元区的出口,因此,德国政府的5人智囊团的其中一名成员彼德·伯芬格(PeterBofinger)呼吁欧洲央行(ECB)干预汇市。他说:“欧洲央行应当无限制地大举买入美元卖出欧元。”

摘自深圳新闻网

材料3

由于美国总统布什提出消减财政赤字的最新政府财政预算案,2005年2月7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欧元汇率升至最近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2006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在这一预算案中,大幅消减财政赤字成为一项主要目标。由于财政赤字是长期以来造成美元贬值的一个主要因素,预算案公布后,美元获得上涨动能,对欧元汇率突破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阻力价位。此前,一系列的利好数据和消息已使美元连续3个交易日走强。纽约汇市收盘时,欧元对美元比价从前一交易日的1比1.2871降至1比1.2770;美元对日元比价从1比103.98升到1比104.79;英镑对美元比价从1比1.8756降至1比1.8579;美元对瑞士法郎比价从1比1.2106上涨到1比1.2221。

摘自四川在线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3,说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做简要分析。

 

 

 

2006年启航政治考研全真大模考一模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A

【解析】阿奎那将推动事物运动的动力归结为上帝,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因此,A项符合题干要求。阿奎的观点并未涉及物质与精神的对立问题,更谈不上对二者对立的调和,因此B项被排除。“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把人的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故而C、D项也都被排除。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一个将二者联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美国科研人员是实践主体,彗星是实践客体,而“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则是联结实践主体(美国科研人员)与实践客体(彗星)的中介。因此,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是生产关系至上的左倾观点,这个观点只注重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为了生产关系而牺牲生产力。“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将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是生产力至上的观点,这个观点的基本特点是:为了发展生产对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大胆改革。因此,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问题,所以,A项最先被排除。题干部分涉及人类的活动方式(如工业革命)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全球问题”就是人的活动方式问题,D项符合题干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命题本身没有错,但是题干部分只涉及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而没有提到科学技术发展造福人类的内容,故而,B项也被排除。题干涉及科学技术如何影响自然的内容,而没有提及调节和控制社会的问题,因此,C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

5.答案:A

【解析】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一切未经人类劳动而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因此“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一说法不正确,B是错误的。同时,由于它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因此关于它的价值的“再生产”、“消耗”等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即C、D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相结合,成为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A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案:C

【解析】价值规律具有择优汰劣的作用。在竞争中,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压价的竞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将劳动生产率低、商品个别价值较高的同行排挤掉。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会面临破产的倒闭的威胁;而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则在竞争中扩大了市场份额。上述材料体现了价值规律择优汰劣和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作用,C是本题正确选项。但题干并没有体现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作用,也没有涉及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排除ABD。

7.答案:B

【解析】2004年该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价值增殖)为:(货款总额2亿元-原材料3000万元-工人工资2000万元-折旧费用3000万元)=12000万元。因此A不正确。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在数值上等于一次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结果12000万元不是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而是2004年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额,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应当等于年剩余价值总额除以资本周转次数,但本题中未给出资本周转次数,因此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无法计算,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无法计算了。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据此可以得到年剩余率为600%。因此,选项C的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年剩余价值率为600%”。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在本题中:利润率=2000万元/3亿元=6.67%,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从理论上讲,剩余价值总额和利润总额是相等的,因此B项是本题的正确选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题干涉及的是农民阶级中的贫农,因此他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所以,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题干未提到,故而,A项首先被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题干也未涉及,因此,C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是从阶级划分的角度来说的,与题干问题不一致,因而被排除。

9.答案:C

【解析】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数近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又有广大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且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这就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并表现为各派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矛盾乃至战争,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所以,C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家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经过摸索和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靠力量、发展阶段、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都是这一理论的一部分。

11.答案:C。

解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而实践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发展动力就在于社会革命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所有它的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实践性。正是由于具有这一特性,所以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又是发展的理论,具有创新性,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又是科学的理论。

12.答案:B

【解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者密切相关、辩证统一,贯串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13.答案:D

【解析】由于长期照搬苏联和东欧的模式,人们思想上形成了误区,把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思想上的束缚,阻止了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和深入发展。针对人们认识上的错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严格区分开来,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得到有效的统一。资本主义搞的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需要发展市场经济,都需要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孔子将“天”这个脱离任何个人的宇宙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因此,AB符合题干要求。

18.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而,B项首先被排除。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题干提到如何通过多次实践来驳斥谬误学说并最终证明燃烧的真理性实质,故而AC符合题干要求。然而,题干没有涉及“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内容,所以,D项被排除。

19.答案:AB

【解析】本题借用私营企业这一具体的社会事物来考查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是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这一观点的意义是:它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因此,AB项符合题干要求,而D项被排除。社会历史离开了人的创造性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题干关于私营企业产生、发展和最终灭亡的阐述也不能否认人的创造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所以C项也被排除。

20.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题干反映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由观,提出“信奉宗教”就能自由,将自由绝对化,因而,D项是正确的。题干的自由观提到了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尽管这种改造的方向是错误的,但是也体现了人的自由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一特点,所以,B项也符合题干要求。题干没有提到必然自由的关系问题,因此,AC项都被排除。

21.答案:BD

解析:工人在同一时间内的一次劳动中,在通过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通过抽象劳动在新产品中创造出了新价值。这起因于劳动的二重性质,劳动就其作为抽象劳动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其作为具体劳动来说必然保存价值。所以选B、D。选项A应该改为“劳动就其作为抽象劳动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其作为具体劳动来说必然保存价值”,选项C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转移旧价值和加进新价值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结果,这两个结果起因于劳动的二重性质。

22.答案:ACD

解析:所谓“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是指剩余价值不是产生于流通领域,不论是在等价交换中还是在非等价交换中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非等价交换只是流通中一定的固定的价值总量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配,非等价交换并不能增大或减小流通中的价值总量。所以,A和C正确,B不正确。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剩余价值的生产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是因为:资本家必须到流通领域购买到所需的劳动力;资本家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与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所以D正确。

23.答案:ABCD

【解析】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经济规律,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资本为了追求高利润会在部门之间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资本为了追求利润在各部门转移流动的过程,即资本在各部门重新配置的过程。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前提条件。中国家电行业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较早市场化的行业,资本自由转移和流动性较强,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正是因为大量资本流入家电行业,家电业产品逐渐由供需缺口到严重过剩,超额利润逐渐流失,利润率逐渐下降。在平均利润率作用下,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久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24.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题干毛泽东论述的正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必然面对两大历史任务。

25.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领导思想的主要任务。新民主主义文化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作为领导思想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人民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因而,AC项正确。

26.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故而,ABD项符合题干要求。

27.答案: BCD

【解析】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认为只要改革就能发展,实现了发展就能保持稳定,是一种片面的看法,A不准确。

28.答案:ABC

【解析】我国主张走的这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推进信息化相比,我国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发达国家实现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都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提倡的工业化,正是要避免这些缺陷,以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针对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个国情,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D选项中“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着力解决就业问题,但不符合“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基本方针,不符合当代产业发展的潮流,是片面的说法。

29.答案:CD

【解析】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邓小平针对中国农业、农村实际情况,提出的“两个飞跃”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二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同志这一光辉思想,指明了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0.答案:ABD

【解析】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的支持,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有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不切实际的,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即要求以集约型代替粗放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的市场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题干没有涉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富邻、睦邻外交政策的关系,故排除C。

31.答案:ABC

32.答案:BCD

33.答案:BCD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答案要点】

(1)材料1中的琴之所以不能鸣,是因为它是装在了“匣子”里而离开了手这个弹奏工具;同样,离开了琴,光有手指也是发不出声音的,所以无法从手指上听到动人的音乐。琴和手指是一个整体,离开了哪一个部分都不能演奏出动人的音乐。

(2)材料2中的三只老鼠是一个整体,缺少了谁都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危害,正是因为它们中的一个部分出了问题(即一只老鼠松了口),以至于整体都掉进了油缸里面,最终全都爬不出来了。故事中的老鼠们正因为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最后损害了全局利益也损害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本题也可以用“量上的差别,即排列次序上的差别,会引起质的飞跃”这一原理进行分析。)

(3)图一中甲选手的作为整体的三匹马是以部分出场的,当他按照图一的顺序出场时,就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乙选手三匹马的出场顺序则显然劣于甲选手,结果自然是甲赢了乙;同理,图二中乙也必然会赢甲,这表明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4)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材料1表明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和部分各自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材料2和材料3都表明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相反,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这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35.【答案要点】

(1)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良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稳定和强化支农政策措施;中央加大了支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增强了农民的生产活力。自年初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税费改革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税免征步伐进一步加快(如材料1中的原定到2008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到2006年就能实现)。同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步伐加快。

(2)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业组织严重滞后,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和工具,参与国际竞争的贸易主体还不成熟;现有贸易基础设施尚不具备承担大规模进口粮食的能力。在进口控制上,除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外,中国其他进口保护措施的选择余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3)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要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措施,切实应对国际竞争的种种挑战。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制定系统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力度,提升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要把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与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把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把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建立核心竞争力,把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开拓重点市场,把优化出口环境与搞好出口支持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产品出口支持与服务体系;充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以防范和消除农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积极参与WTO多边谈判,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环境。

36.【答案要点】

(1)这个作风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精神,一方面,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完整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即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对实际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因而否认实际的具体性、特殊性。本质上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教条化的作风。

(2)“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集中反映。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一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与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一致的。

37.【答案要点】

(1)从材料1、2可以看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均认为: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革命性、实践性、创新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其次,马克思主义为创新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辨证性质,才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正是因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要求人们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考生还可以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原理进行阐述)。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①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③邓小平理论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地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邓小平理论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第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第二,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第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第五,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8.选做题Ⅰ【答案要点】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生产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可以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各国在面向统一的全球大市场,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中,可以促使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以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等。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会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面全球化,局部地区的危机易引起全球经济的动荡和危机,增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

(3)全球化背景下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举措包括:第一、加快增加我国原油战略储备;第二、以独资、合资、参股等各种方式灵活参与石油资源勘探、开采、冶炼、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可以获得原油、成品油或石油产品;第三、建立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紧密关系,在能源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除了与海湾国家,还可以考虑与非洲、南美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发展经济同盟关系;第四、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同时我国也应该自己研发相应的节能技术,或是对引进技术进行再研发,使节能技术有所创新,有所进步;第五、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合作,同国际能源组织、同发达国家政府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第六、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实行能源多元化策略。


38.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材料1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领域存在着尖锐矛盾,材料2、3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存在的矛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尤为突出地表现在贸易领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和国家垄断阶段之后,商品输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冲突,实际上是各国垄断资本在向容量有限的世界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所产生的结果。贸易顺差意味着多占市场,能实现利润、获取外汇、增加国内就业,减少社会矛盾。而贸易逆差意味着被挤掉市场,减少利润,增加债务,引起失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在贸易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自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目前这方面的斗争集中表现在美元与欧元之间的争斗上,如材料2、材料3所体现的。第二,发达国家围绕汇率的变动而展开斗争。汇率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直接影响,进而又影响国内生产、投资、价格、就业、经济增长等。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通过汇率手段来保护或扩张本国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围绕汇率变动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除了在贸易领域领、货币金融领域之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还体现在投资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投资领域的矛盾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它们之间在贸易领域矛盾冲突的直接继续和延伸。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但是,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们之间的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努力寻求某种程度的协调与合作,政府之间的谈判、对话与接触增多、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