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就业难”、“薪资降低”等字眼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被用在研究生的身上。但在近期举行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记者发现研究生在就业的起点上仍然比本科生高出不少。
7月11日上午,由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2009年研究生公益专场招聘会在北京人才大厦二楼举行。记者在现场发现,招聘需求量相对较大的集中在电子通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计算机、煤炭、电力、医药等理工类专业,以及城市规划、企业管理、金融、财会等经管类专业。
如今,多数招聘单位在用人选人上更加讲求实效,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当天的招聘企业中,多数企业除了对学历这一“硬条件”提出要求外,还特别看重毕业生的“软实力”。如要求应聘者“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有优秀的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写作能力强”、“优秀的沟通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精力充沛,独立性强”等。同时,对毕业生提出了能“适应加班、出差”等要求。
正如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行情一样,相对理工、经管类硕士毕业生来说,文科硕士就业选择余地小,面临的困难比较大。对文科生来说,除了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外,最好有第二外语等方面的一些综合优势会更有利于就业。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招聘英语、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新闻与传媒、公共关系等专业的专职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要求至少硕士学历,能够用英语独立授课。虽然只是一所高校的二级学院,还对英语有较高要求,但招聘展位前依然挤满了毕业生。
新闻学研究生张惠告诉记者:“现在高校招聘教师普遍已经将门槛都提高到博士,有的还要求教授级职称,仅有体育方面的岗位需求硕士学位。如果能够在北京的一所二级学院担任专职教师,那也是很不错的出路。”如果应聘专职教师不成功,她还希望能有机会应聘该校的教育管理人员。一边是硕士生们对教鞭的热衷,一边却是高校招聘步伐放缓以及门槛渐高,如此矛盾将一些高校的二级学院也推进了“老硕”们的视线内。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