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  招生信息  |  考研指导  |  院校招聘  |  录取调剂  |  院校专业  |  考研专题  |  复习资料
招生简章  |  考研常识  |  报考攻略  |  复试技巧  |  参考数据  |  分数信息  |  复习笔记  |  历年试题  |  考研图书
专业硕士  |  E(MBA)  |  工程硕士  |  法律硕士  |  会计硕士  |  教育硕士  |  公共卫生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在职读硕  |  同等学历  |  中外合作办学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心里调节   |  考研与工作   |  考研与爱情   |  考研与家庭   |  考研同路人  |  考研名师


考研大军今年依旧浩荡 专家称不要盲目从众跟风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p;  侃菁菁:现在在北京读了研可能就业形势比较好一点,专业肯定是跟我们现在学的,还是金融这方面有关吧。
    
    当前,考研成为一种现实需求,今年共有150多万学子参加考研,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升级成为我国第二大考。日渐庞大的“考研族”让这种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同学提前一两年就开始采取旷课的方式、按着自己的计划准备考研,至于是不是真的学到知识、提升能力,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考研或许能在今后找到好工作。正在紧张备战考研的宫菲萍就是这样想的。
    
    宫菲萍:我觉得我还是会偏向找工作,我选的专业也不是我很喜欢的,考研到后来,最终不管考研,哪怕读博,最后还是要考虑到工作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认为:到发达城市、考名校、上热门专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不稀奇,因为这背后是由高校、由企事业单位、由社会不由自主推波助澜共同作用的结果。
    
    熊丙奇:对于有的二本或三本的院校,他们在当初招揽生源以及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是以这种考研来吸引学生,并安排学校的教学过程,而且有的学校实际上是以考研率来评价教育质量。考研被认为是第二次高考,与学历社会还是有关系,再就业过程之中还是存在着非常重的学历情节,一些用人单位对学生提出比较严格的学历要求。
    
    熊丙奇提醒考研的学子们要结合个性兴趣、家庭环境、个人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考量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考研,而不要盲目从众跟风,成为上百万考研学子中不名一文的一个分母。
    
    熊丙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45659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