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4日发生在学校图书馆的抢座“大战”,让小冉至今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她说,22日,学校图书馆一楼的考研自习室因为学校临时有事需要清空一天,通知学生24日上午9点开门。
24日早上6点多,一楼大厅就有学生在门口排队等候开门。7点多的时候聚集的学生已经有100多人。8点以后,人越来越多。因为一楼自习室的窗户没有防盗网,于是就有心急的学生打开窗户跳了进去占座位。
“这一下,整个队伍都乱套了,大家拼命地往前挤,互相埋怨、争吵、推挤,乱成一团。闻讯赶来的管理员要上前制止,可是人群都疯了,仍然挤个不停。”小冉说,“终于,自习室的玻璃门承受不住学生们的挤压被挤坏了,倒向一边。几百名学生也不管这个,潮水一般涌进东大厅,疯狂地摆书、占座。”
“我早饭都没吃带着包子去抢座位,结果包子被挤得稀巴烂,书包也挤坏了。”小冉说,“不过还好,抢到了一个座位。去年我们学校有个学生为了占座,凌晨4点跑到学校自习室跳窗户,结果被校保卫处当小偷给抓了。”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在不少高校,抢座占座是考研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为了解决学生无序抢座的问题,有的学校想出了新办法——抓阄分配。
比如,信阳师范学院几年前就开始把考研自习室的座位进行分配,以解决学生的无序占座问题。
该校图书馆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新图书馆建成使用后,学校老图书馆的几个书库大厅空了下来,就被作为公共自习室使用。“学校座位数整体上还是充足的。但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很多都选择了考研,而且他们都想要找一个固定的座位来复习,可学校又不可能把更多平时用于上课的教室改为专门自习室。出于公平起见,从前几年开始,图书馆就把座位分给每个院系,由各院系决定这些座位的归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