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发表论文,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最荒谬的规定之一。当年,武汉大学教授邓晓芒因此而愤然辞去博导,虽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却收效甚微。这一规定在其后的岁月中,反而是愈演愈烈。现在,易中天先生也看不下去了,在其博客中公然向这条不是第22条军规的校规宣战。
对于易中天先生的正义行为,在网络上激起赞声一片。真理即便是重复一千遍,也仍然会受到广泛欢迎。受这校规“奴役”的莘莘学子们,日日夜夜受其煎熬,现在或许正在盼星星盼月亮,来次学术大解放。
黄仁宇曾经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一直缺乏有效的数字管理。现在,我们的高校经过了若干年的进化之后,却已经对数字管理之道烂熟于心。硕士生、博士生不发表论文就不得毕业的规定,即是这样一个创举。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已经不知道是谁,然而,其对于改进学校科研政绩数字却是有着神奇的疗效。这可以称之为人海学术。在硕士、博士大规模扩招的当下,这个群体的论文发表能力更是成为一个学校科研成果的基石,个个大学为了挤进世界名流,恐怕只有加强的道理,哪能说撤就撤。
不过与十多年前相比,让学生发表论文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现今硕士、博士生的沉重负担。这些年学术期刊没有增加多少,而硕士、博士的规模却不止扩招了一倍。学术期刊版面的增长已经远远落后于研究生们发表论文的需求。于是,学术期刊就干起来贩卖版面的勾当。研究生们辛辛苦苦写篇文章出来,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向人家交钱,这实在是赔钱做学问。现在,媒体报道一篇论文一般的版面费用需500元。博士生要发表3篇,就得需要1500元左右。现在的研究生们一般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替导师打工来维持学业,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经济负担。而不发表论文就不允许毕业的规定,更是一个沉重的学业负担和精神负担。
现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号召给中小学生减负,虽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总归是聊胜于无。这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一个基本的态度问题。相比之下,研究生们的负担为什么却一再被漠视?他们的利益为何一再被学校的私利侵犯而没有教育部门出面?
研究生们的学术研究能力不是靠论文和学位挂钩而培养出来的。高校以自身之私欲加诸自家弟子之上,是为不仁不义,是以其有何面目与资格行教化育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