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复习指导_英语_[专题]图片新闻
专家解析2010年研究生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首先我们对比下新旧大纲的题型和分值。

旧试卷里的分值分布是:

词汇题15分。

完型题10分。

阅读40分。

翻译20分。

作文15分。

新试卷的分值分布是:

英语知识应用(即完型题)10分。

阅读题50分,含旧阅读40分和新阅读10分。

翻译15分。

小作文10分。

大作文15分。

变化在于:

第一,词汇题删掉了。

第二,翻译题分值由20分变为15分。形式是一样的,仍然是短文翻译,但是短文的字数减为150词,比原来短3行。

第三,增加了新阅读10分,新阅读可能会有3个题型:7选5段落填空,段落小标题,对错判断题。

第四,增加了小作文。形式可能会是:有信函letter,报告report,备忘memo,摘要abstract。

第五,作文是25分,分为A节和B节。A节是新加入的作文形式,10分。B节是沿用原来的作文形式。

第六,大的方向变化还有一点,旧大纲里词汇是5800,而现在大纲的词汇去掉了300词商务词汇,大纲的词汇只有5500。

首先,新加入的阅读题是新大纲的焦点,这对我们的考试会有什么影响?词汇换成了阅读的B节,词汇题与新阅读题到底哪个得分更容易呢?从以往的经验上看,词汇的得分一直很稳定,一般是5到6分,虽然不多,可是至少还在。而变成了新阅读题后,得分就没有底了,这极大地增大了考生的负担。以前备考词汇题,我们的复习没有负担。我们的思路是,对词汇题不理不睬,你特意复习这个词汇,成效是不高的。你的成绩只能是从你平时的积累来的。然而这道新阅读题型,你不理不睬是不行的, 到考场是得不了分的。这个变化提高我们今年考试的难度。

其次写作,增加了新的作文,分值来源于翻译的分数。这个就造成了我们3小时的考试时间可能会有一点紧张,毕竟你要写两篇文章。从这个量上面来看,新的席卷要比老的试卷难度更大。从分数线来看,你们不要在意;从难度上,这个难度提高很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变化点:

一、 新阅读。

大纲里指定新阅读有三种题,即三种题型选考一种。选择权不在我们手中,而在出题人手中,具体的考试题型只能在1月9号才知道。

题型1:大完型7选5。

要求跟小完型是一样的。一篇文章,里面有5个空,选项是7个段,从这7个选项段里,选出5个填入文章空中。小完型是填词,而大完型至少是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段落。那这样以来,文章的长度会比去年的阅读文章长度长一倍,原来的是500词,而现在的文章至少应在700词。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否则是读不完的。

大完型在我们国内PETS5(公共英语5)和普研(从2005年开始考了4次)已经出现过多次。以普研为例,普研大纲自2005年改革后,大纲指定的新题型有4种,除去大完型外,还有3种其他形式的新题型,但是5年中有4年就是在考“大完型”。因此,我们也要对大完型相当小心。

题型2:段落小标题。

一篇文章上面会有7个选项,这7个选项是7个小标题,后面的文章至少有6个段落。第1段落不出题,接下来的段落是完整的,你需要从前面的7个选项中为这接下来的每个段落选择一个小标题。

分析大完型与段落小标题这两种题型的区别。大完型是原文里面有的,出题人只是把一些段落从文章里拿出来,打出来后做成题的选项。与大完型相比,段落的小标题是原文中没有的,都是出题人自己设计出来的。本质上,这道题是在考段落的主旨,或者说是小结。

如果这道题出现在了试卷上,那就会对旧阅读试卷产生一个重大的影响。在以前我们的旧试卷中,阅读题是不考段落的主旨题的。旧阅读里的段落考题,有3种题型:其一,信息分布,根据某段请选择正确的选择,是考句子的题。其二,考上下句的词,确定某个词或句子的含义,或者考例子,这也是考句子的题。其三,考段落的主旨。而有了新阅读的段落小标题后,旧的阅读题里就不会再考段落的主旨题。这就意味着,旧的阅读抓细节抓得更多。

题型3:对错判断题。(TRUE or FALSE)

在一个文章后,会有5个陈述句。这个陈述有可能是一句话,也有可能是两句话,但不会是一个段落。你需要根据文章来判断5个陈述的对错。

这样的题在普研里是没有的。

这道题好不好做呢?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这5个陈述是与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相配的,而不是跟整个大段落相配的。这道题的本质就是考查对文章某句话的改写,让你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改写还是错误的改写。难度在于,你怎么从文章中找到与陈述相配的句子,这是最难的。

这道题是来自于雅思的阅读题,但难度比雅思低。雅思里除了TURE和FALSE外,还有一个NOT GIVEN。NOT GIVEN把TURE和FALSE的界限弄模糊了,我们中国学生最怕的就是NOT GIVEN。但NOT GIVEN在我们MBA的新题型里考试中是不出现,因为我们MBA的阅读题TRUE和FALSE是有明确界限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就减少了我们的做题难度。因此,这道题的难度是低于大完型的。

但是我担心, 前两种题是考研里一直考的。而这道对错题,是普研没有考过的。如果出题人想把MBA出得有特色一点,避免与普研卷相同,那么这道对错题出现的机率将会很大。如果我是出题人,我就选这道题,难度不高,而且又与普研不同,很合适MBA新试卷。

但我们还要考虑到,对错判断题会对机器阅卷造成很大的麻烦。机器阅卷的程序都是ABCD四选一,这次改为T/F对错,就需要对机器程序做重大改革,这会很麻烦的。

以前我们也有过命题改革,曾经有一次改革后要加入听力命题。但宣布后,发现命题的操作非常困难,就把普研的听力题直接拿过来用了!更可笑的时候发现,我们的考生根本不接受这样的考题,这样的考题不是一般的考试,而是考听写,要写出来句子的。所以我们02的考生,都把耳机挂在了脖子上。这样的抗议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听力题不计入结果。

因此,这次的改革,出题人也可能会考试到试题阅卷的操作难度,有可能会选择大完型。因此,大完型和对错题是我们准备的重点题型。从下次课开始,我会重点讲解新的三个题型。

二、 新写作10分。

有信函letter,报告report,备忘memo,摘要abstract。这个比阅读还麻烦,作文,我们会有足够的模板对付它。但是这样的四选一,就造成了我们备考的麻烦。

如果他们有惰性的话,那就时考信函。普研自从2005年改革后,虽然也有信函、报告、备忘、摘要、便条,但普研一直是考了5年的信函。如果MBA不想多做改变,那就会像普研一样考信函、如果MBA想改,有可能会考摘要abstract。其他的报告、备忘的操作性太差,如果要写,那么报告会可能是“调查报告”。

信函有3种:社会交往信函,比如:祝贺信。公务函,比如,询问信。

社会交往信函,受制于文章形式,没有多少内容可写,不满足80到100字的要求,出题的可能性小。

而公务信函就有很大的可能要出题。形式主要有:询问信、建议信、求职信、推荐信、邀请信、投诉信、辞职信、感谢信、道歉信。

在备考中,要重点准备这9种形式的信。每封信是6个句子左右,每种信函,你至少要准备3个句子。信函考试的是说话的方式,这是一种交流,必须要考虑到收信人与你的关系。你能否礼貌地说话,是考试的重点。

以询问信为例,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说出写信的理由。第二段,询问的信息,这是出题人在题中已经给定的,但是不能直接问。如果某人考清华大学,要求写信问一下分数及学费。能直接问:你们学校得多少分?你们要收多少钱?这样问,直接被扣分,没礼貌!礼貌的问,是陈述的语气,“I’m wondering…..”。第三段,是感谢,同时要求别人回信。不能短短说thank you。

但是询问信中,只有第二部分,询问的信息是变化的,其他的理由、感谢、要求回信,都是固定的模板。这些模板需要背,只不过你要背的是9种作文形式的模板。

除了公务信函外,还有摘要(80到100词)是我们重点备考的对象。摘要的题型是出题人给出一篇汉语文章,然后考生要写出80到100字的英文摘要。一篇汉语文章比起英语文章,好处在于至少你能读得懂,而且能顺利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英文的摘要是一边读一边抄,中文的摘要是一边读一边翻。为了避开我们抄,出题人摒弃了从英文写英文摘要,就采用了从中文写英文摘要的模式。我们通过汉语文章选出来重要句子后,要把这些重要句子翻译成英语文章,就是摘要。唯一的难是,汉翻英会难度高一些。不过大家想想,MBA的作文,不就是在汉翻英吗?旧试卷里我们在写作文时,是给自己定了一篇汉语文章,然后翻译成文章。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摘要的翻译是别人给定了一篇汉语,然后要求你翻译成文章。这样难度就增加大了。

总的来说,阅读里三选一,写作里二选一。新增加了5个项目。考试的难度大大地增加了。但考生在备考计划中,不要改变你的复习计划,毕竟旧阅读40分和旧翻译15分、旧作文15文这一共70分的知识是没有变化的。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