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_[专题]图片新闻
关于《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全文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办法提高了可操作性,加大了处理力度,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具体为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0种。处理办法规定,考生违纪取消其该科成绩;考生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自考考生作弊视情节轻重可同时停考或延迟毕业1-3年。《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统一了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的违规处理办法,成为新形势下从严治考、依法治考的有效依据。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人员(以下简称考生)、从事和参与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考试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第三条  对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以及考试工作人员、其他相关人员,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认定与处理,适用本办法。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应当公开公平、合法适当。
   
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或者本地区国家教育考试组织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负责有关考试的具体实施,依据本办法,负责对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二章 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五条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第七条  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  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 行为: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四)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视情节轻重,可同时给予停考一至三年,或者延迟毕业时间一至三年的处理,停考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第十条  考生有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第十二条  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教育考试机构按照作弊行为记录并向有关单位公开其个人基本信息。
   
第十三条  考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考试管理、组织及评卷等工作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并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一)应回避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的;
   
(二)擅自变更考试时间、地点或者考试安排的;
   
(三)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四)擅自将试题、答卷或者有关内容带出考场或者传递给他人的;
   
(五)在评卷、统分中严重失职,造成明显的错评、漏评或者积分误差的;
   
(六)在评卷中擅自更改评分细则或者不按评分细则进行评卷的;
   
(七)因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所负责考场出现雷同卷的;
   
(八)擅自泄露评卷、统分等应予保密的情况的;
   
(九)其他违反监考、评卷等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  考试工作人员有下列作弊行为之一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调离考试工作岗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为不具备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条件的人员提供假证明、证件、档案,使其取得考试资格或者考试工作人员资格的;
   
(二)因玩忽职守,致使考生未能如期参加考试的或者使考试工作遭受重大损失的;
   
(三)利用监考或者从事考试工作之便,为考生作弊提供条件的;
   
(四)伪造、变造考生档案(含电子档案)的;
   
(五)在场外组织答卷、为考生提供答案的;
   
(六)指使、纵容或者伙同他人作弊的;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