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_[专题]图片新闻
首届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央党校召开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10月16日,首届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科学发展”,参与代表是全国各地获奖优秀论文的作者。副校长李书磊、研究生院院长卓泽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党校八部一所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获奖人员,研究生院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发起创办,2008年10月份正式启动项目,筹备工作历时一年。论坛创办的主旨就是要为全国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生打造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启迪思维、大胆创新的学术氛围。主办方希望将此论坛打造成年轻人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广交朋友、指点江山的高端平台和学术盛宴。
    
    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国与科学发展”,获奖论文立足改革开放30周年与建国60周年的时代背景,探讨了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如何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出路。
    
    在开幕式上,李书磊副校长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向嘉宾光临中央党校表示热烈欢迎,向获奖同学表示衷心祝贺。
    
    李书磊副校长围绕如何做学术,怎样写文章作了重要讲话。主要分为以下四点:第一,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求学黄金(231,0.08,0.03%)时期,在读期间应多写文章,多动笔,打下扎实基础。第二,治学要严谨,养成写文章的好习惯。人的文字表达习惯养成有时间性,写文章是把思想外化、真实化、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因此要积极锻炼,及时抓住灵感,推敲和完善思想。第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赞成和鼓励同学们多读本学科经典,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全面发展。对想法不要静态描写和凭空罗列,要动态展示思想过程。第四,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敢于说真话,文章要真切。
    
    最后李书磊副校长希望各位嘉宾和中央党校研究生多多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祝愿大家在中央党校生活愉快,留下美好回忆!宣布论坛开幕!
    
    卓泽渊院长致欢迎词。他代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全体老师和同学向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获奖人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衷心感谢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
    
    卓院长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变革时代,中国社会迎来了巨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理论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时代给了机遇,也给了我们挑战。各位同学意气风发,有活力、有思想、有能力、有热情,代表着中国学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此次“2009?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由研究生院主办,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承办。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14篇。经过专家双向匿名严格评审,有52篇论文获奖。从去年十月份发起,经过征文、评选、公布奖项到今天举办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历时一年。一年来我们积极准备并期待着今日的到来。这是一个开端,今后每年都会有学术征文活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将担负起这一重任,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承担起应当担负的使命。
    
    最后卓院长指出,让我们在论坛上交流学术,激荡青春,飞翔理想。希望同学们接过前辈的学术火炬,来照亮我们的学术之路,推动和促进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坚信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会继续奋发努力,一定能大有作为!衷心祝愿“2009?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成功!
    
    在上午的政治与经济专场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林玮等研究生代表就政治现代化、服务型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合理利用外资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在下午的社会与哲学专场中,来自南开大学的吴晓林、中央党校的姚亮等研究生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粮食安全问题、信访制度问题、社会分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场的学者和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颇具启发性的问题,与发言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会场气氛非常活跃与融洽。会后,参加论坛的学者和研究生纷纷表示希望形成长效机制、每年定期举办。
    
    据悉,论坛筹备委员会共收到514篇参赛论文。论坛专家组反复甄选、优中选优,最终评出52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17篇,研讨会这些获奖论文的作者进行了颁奖。预计论坛组委会将于12月份出版论文集。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5篇)
    
    1 赵大朋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
    
    2 狄金华 《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 华中科技大学
    
    3 张正光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 华东理工大学
    
    4 韩兴雨 《现代性语境中的我国政治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河海大学
    
    5 姚 亮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特征分析》 中共中央党校
    
    二等奖(10篇)
    
    6 闫茂伟 《社会责任:企业与政府相互合作的一个结合点》 东南大学
    
    7 王龙生 《试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 江西理工大学
    
    8 林 玮 《外资进入我国传媒产业的公共规制应对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建辉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构建服务型政府——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考察》 中共中央党校
    
    10 刘 昭 《行政法视野下的信访救济功能初探》 中共中央党校
    
    11 安秀伟 《试析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与面临挑战》 山东师范大学
    
    12 张海静 《社区治理网络:应急行动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
    
    13 张博萍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改革的影响及相关问题思考》 重庆交通大学
    
    14 吴晓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变迁》 南开大学
    
    15 任 薇 《论我国贸易救济法制建设的特色》 中南大学
    
    三等奖(20篇)
    
    16 冷运生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大学
    
    17 李小西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及变化》 河海大学
    
    18 李 琴 《交易成本:农村妇女参与选举的制度性障碍》 华中师范大学
    
    19 胡国喜 《建国60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前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 万 波 《科学发展观与全民思想政治教育》 湘潭大学
    
    21 石 超 《文化消费危机及应对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
    
    22 吴广庆 《生态文明与生态社会化——写在建国60周年之际》 中共中央党校
    
    23 桑 丽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党校
    
    24 韩 宁 《我国乡镇党委选举制度变迁模式分析》 中共中央党校
    
    25 王军民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的思考》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6 陈德玺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几次重大争论的反思》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7 周育学 《从“整合”中趋向“和谐”——生态伦理建立与发展的一个“后现代”视阈》 山东大学
    
    28 王志华 《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的新阶段》 厦门大学
    
    29 冯文滔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基于1949年以来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视角》 东南大学
    
    30 宋渊明 《中国法治:民主与民主的法制化实践》中共中央党校
    
    31 隋斌斌 《经济发展与中国政治民主——以地方政府民主创新为视角》 中共中央党校
    
    32 李鉴修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程和启示》 中共中央党校
    
    33 毛德儒 《社会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刍议》 中共中央党校
    
    34 王文江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
    
    35 王 敏 《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定义之争——兼论新闻定义》 华中师范大学
    
    优秀奖(17篇)
    
    36 邵 邦 《人的现代化研究中应引入人的社会化概念》 广西师范学院
    
    37 李光普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探索》 河北农业大学
    
    38 曲晓雷 《建国初期灾害应对机制研究——以1959年登陆福建台风灾害为例》 厦门大学
    
    39 夏引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行政法的变迁—兼论政府职能的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0 袁 立 《论社会权可诉性的宪政之路》 东南大学
    
    41 苏甜甜 《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东南大学
    
    42 孙尚诚 《诚信与绩效》 厦门大学
    
    43 阮梦君 《政府与市场:改革开放三十年温州柳市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合作探究》 浙江师范大学
    
    44 王家明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 中共中央党校
    
    45 刘富厚 《改善民生的主要难点分析》 中共中央党校
    
    46 韩功华 《实践致错新论》 中共中央党校
    
    47 闫何清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
    
    48 高石磊 《科学发展观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维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49 王志昂 《非政府组织的二维透视》 河南大学
    
    50 郭 林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由之路》 河北大学
    
    51 冯明波 《论新生代农民工》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52 刘中兴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境遇及出路》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