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篇文章,是我去年复习的时候分别在4月,7月,10月写下的,记录了整整一年我纠结的心情。如今侥幸被录取,再看看它们,又是另有一番心情了。愿以此文,献与10年考研的战友。祝你们德胜凯旋。
前 出师表€€ 08年4月上旬
吾尝闻“文官不惜财,武将不惧死。”每读史至此,皆唏嘘不已:其车斗之才,匹夫之勇,尚思上报国家之恩,下惜妻子之情,其之所以为此者,志气也。
吾家书香门第,累世公侯。古人尚且于此,吾岂能不树尺寸之功,碌碌苟且于世?
故某虽不才,只愿朝九晚五,娶佳妻终老此生,却不得已提笔以取功名。某十二举“孝廉”,后执此笔,平远东,定冶金,破理工,灭十五,纵横于西北之间,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哉!然天道不有常,事事不可料,建大一战以成败势,偏安于粉体,数载之间,竟不建树。吾有二友,文斌,李强,尝南指主楼曰:贼可伐否?李强乃咸阳名士,文斌亦徇邑才子。二人皆有通天之能,岂能不知贼势甚强而不可伐。
然专本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伐坐老于林泉之间,伐亦战死于考场之上,同死,孰与伐之!然文斌战而未出师。李强伐而李强亡。某文不及李强,武不胜文斌,故败科大,走曲江,逃主楼,几死于理工。眼见十二年之基业毁于一旦,实可耻可悲之事也。
此危机存亡之秋,成败生死之时,某欲再提虎狼之士,势取五霸之功。每有人问:公堂堂七尺之躯,不思工作养家,徒做书生空老耶?岂不自耻乎!
某闻之晒笑不已。昔高祖皇帝起身泗水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三载亡秦,五载灭楚,终开创四百年之基业。汉昭烈帝织鞋贩履,身世微末,屡败屡战,五十八岁终成鼎足。武乡侯躬耕于南阳,二十七岁出山,六次北伐,星落于五丈原,成传世之美。魏太祖武皇帝,出仕越骑校尉,后贵为丞相,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能,败赤壁,走华容,割须于潼关,危死于汉中。却能自省自责,而后终有魏武之强。今天下太平,家富力强。某年不过两纪,手捧书卷,欲学之有成以报国家,又何耻之有?此等小儿之问,幼齿之言,实不足同高士共语。
昔澎泽县令元亮,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今某又岂会因二千而以为贵?今某若出仕,薪不过一千,乘不过一骑,临机而变,百无一能,空有口舌之强。岂能南面称孤哉!故尔等皆可不考,惟吾不能不考也。某同窗全婷,貌甚美,又最贤,谓吾曰:公自立基业,又何必虑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之言,既有志,可速行!因此某定而不疑,再无顾虑。
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遮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扬其丑。卞和三献其玉而终有和氏之壁,豫州三顾茅芦而终成诸葛之名。此番出师,某定起土门之精锐,尽毕生所学,扬威奋校,至死方休。至于成败利钝,愚才疏智浅,实非某之目可预见也。
中 出师表 08年7月中旬
某自幼患恶疾,尔来十五年矣。医者曰:此乃天命,不可镶也。古人云:人二十不称夭,某今二十有四,即死何恨?但之所以病而未死者,未称其意也。
其意若何?"乱世好为将,治世好为相."为将则披坚执锐,深入不毛,旌麾南指,建功立业。为相则引经据典,治国安邦,宾客常满,筹中不空。若为此,乃大快某平生之志也。今乃逢治世,吾胸中陈兵百万,愿展经论之手兴邦定国,驰骋西北。或有人云:西北甚蛮,非进取之地。然此论非善。吾等生于其路,浴于其水,长于其谷,葬于其土。若人人皆以其蛮而走之,数载之中,本土精锐尽散,好比今岁不战,明岁不征,致使他国坐大,岂不可惜乎?今西北荒蛮,由是如此。
国尚如此,况于人乎?偏邦更应图强,小民更需奋进。倘某就此不前,安于现状,亦非不可。出公车,入电视,昼工作,夜闲谈。若再得佳妻,亦是美事。但即某愿如此,公等怕不满足矣。举目四望,碌碌之人尚且争名利,图富贵,下江南,飞北美。古语尚云:人往高处走。某非四目六足,亦凡人尔,既是凡人,心又何甘?
何况乎某受三徙之教,又闻过堂之语,故年两纪仍不释卷,效越王卧薪尝胆。人常羡某抱膝常啸,琴瑟泉林。却不知此事亦难。自古成王败寇,成功尚可,倘稍有参疏,即成他人闲谈笑柄。然某之志乃在国家,亦为自己。之所以如此者,实不得以图虚名而处实祸也。
昔天玄弃农林之招而欲赴东洋,反复未果年华虚度,甚为可叹,此某为解之一也。信控之花才貌无双,艺惊四海,却屈金枝于小地作预算,此某为解之二也。GP上房接瓦,骑车上树,幼年世人常称奇也,然屡试不第,几近木鸡,此某未解之三也。干霄甚颓,今带剑入朝,红颜相伴前乎后拥,耀武扬威,此某未解之四也。此四不解,某有所思,前扬后抑者或骄兵或淫逸,前抑后扬者或谦恭或阔达。某之友既有前车,某在后必当明鉴。若此,则距凯旋不远亦。
后 出师表 08年10月下旬
昔魏太祖武皇帝征张鲁,得东川而兵止于南郑。谓群臣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遂引兵而北还,后数次南征,皆败于汉昭烈皇帝,至临终未得陇西寸土。
孤虽亦久经战阵,老于用兵,比于魏武熟不若也。苍天悠悠,人生几何?荀€€,荀攸,贾诩,仲达,皆乃当世智谋之臣,文远,公明,仲康,子孝皆为万世虎狼之士,时皆聚于武帝帐下,以魏武之明,尚不能用谋臣之言御虎贲之将肃清四海,况于孤呼?
然世易时移,出师亦已,今建大已平,蓄锐已久,理工之地,城广而壕浅,其主不能守也,可一鼓而下。且小明乃孤之旧交,亦集本部精锐起兵北平,聚于长安城下,挟建大之主以令不臣,谓孤曰:某引兵守建大,大王自引军击理工,若此,则北连纺院,南结矿大,西北名校,尽在股掌,如若成功,竟归大王,倘若有失,某当自支,如此良机,可谓万世之一时也!如若不取,可谓逆天,此乃天赐与王上,王上可有意呼?
孤亦食人食,穿人衣,又非土木偶人,岂能无意?孤今年二十四岁矣,若得理工,窃有所喜€€€€昔日孤年少时,爱一女子甚慕,岂料其后竟归于理工。此次出师,若得理工,身临其久居之地,亦少慰孤平生之愿矣。
孤愿以死,破理工城,恐诸公不信,作表三篇,以明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