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新生将实行新研究生资助体系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1. 河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特色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建校以来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优秀"。各级各类学生教育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师资齐整、资源完备,既保证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2. 科研特色与成就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化学制药、电池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8项,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2002年以来一直居全国高校前72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2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双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列为CSSCI源期刊。
    
    通过重点建设学科"山峰"、精心培育特色科研,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核苷生产新方法即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形成科研的特色领域,河南师大确定了"围绕市场、依托学科"的方针,遴选出有机药物研究、新能源材料研究、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一大批特色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调整重点学科经费使用方向,将大部分经费用于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资助。
    
    近年来,河南师大设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学术专著出版基金、教育科学基金、学术交流基金等六大基金,以激励政策鼓励科研特色。学校还创新对重点学科的管理机制,变身份管理为项目管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科研项目组建创新团队。
    
    3. 河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
    
    河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体系完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同时开展各种形式在职研究生教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环境科学、动物学四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体育学等六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达到7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
    
    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开展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三个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三个专业学位是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此外,我校多个专业开展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和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
    
    目前,在校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一千九百余人,注册的在职研究生一千多人。这些研究生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技术开发研究,并取得突出的成就。如,以渠桂荣教授为带头人的有机化学学科团队,2008年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物理化学学科团队为基础,王键吉教授被评为2009年度河南省"中原学者";徐存拴教授的细胞生物学学科团队入选2009年度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4. 河南师范大学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多年来,学校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建设,梯次推进"的方针,以学科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立足现有资源,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整体学科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目前,学校建有河南省与科技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高校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科研机构;数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物理电子学、应用化学、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殖、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共党史、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16个二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学校还设有23个校级科研机构和一批校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平台,为研究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研究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合作研究,不仅能够掌握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熟练的科研技能,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人文素养,为以后从事教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