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注意:教育部尚未下达2010年的招生政策,为了方便考生报考,现将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面向社会公布,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国家政策为准,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学校简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一,现隶属教育部。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曾先后多次迁址更名。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以“西军电”闻名海内外。

  学校建有南北两个校区,共计253公顷,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藏书420余万册。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学校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69人,硕士生导师5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6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光华科技奖获得者26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6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6人。

  学校面向国家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系统研制、科技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6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学校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后与IBM、HP、TI、Intel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35个联合共建实验室,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与4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建有2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投身于民族电子工业振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产生了10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0余名院士,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以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等。

  面向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创新图强,为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我校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欢迎访问我校主页:http://www.xidian.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gr.xidian.edu.cn/

  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xidianyz.com/  研招办E-mail:xidianyzb@gmail.com/

  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网址:http://yz.chsi.cn/ (内有生源余缺信息备查)

  硕士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以学生为本,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政治思想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报名及入学考试时间

  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网上报名日期进行网报(10月份),现场确认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10日?D14日,具体安排请查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xidian.edu.cn。入学考试时间:按教育部规定时间进行。

  三、考试科目

  政治(科目代码101)、外国语(科目代码201)、数学(科目代码301、302、30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代码31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代码408)等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发布;其它考试科目由我校命题,参考书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语考试听力在复试中进行。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同等学力人员,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目前研究生招生同等学力分为以下几类: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须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从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之日起至2010年8月31日满两年),且:

  ① 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本科课程,并持有所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

  ② 在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

  (2)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于2010年8月31日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考生报考。

  (3)全日制高校大学本科结业生(必须持有结业证书),可按同等学力身份考生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专业报考,在统考初试成绩合格后,须加试二门本科主干课程,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在我校研招办报考,在外地报名无效。

  3.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 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研究生毕业后具有二年或二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本科毕业后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大专毕业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三)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复试时体检,并须在指定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报名手续

  1.考生必须进行网报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牢记网络报名号。

  2.现场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携带学生证;往届生需携带毕业证原件。

  3.报名时先缴纳报名费,摄像,打印报名信息表,仔细核对信息表,确定无误后签名自己保存好,复试时请携带此信息表与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应届生出示学生证)。

  4.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名,逾期不再办理。

  六、复试

  1.2010年报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各学科(专业)的考生,复试时必须进行外语听力与口语的测试,复试笔试科目参见招生目录。

  2.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同等学力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参加成人高考统一录取的成教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初试合格后,复试时需加试(笔试)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科目二门,我校各学科(专业)加试的具体安排请参照招生目录后的详细说明(复试时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组织)。

  七、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差额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定向生与委培生在录取前必须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用人单位须与我校签定定向或委培协议书。

  八、注意事项:

  1.2010年我校继续招收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同时欢迎外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10年我校各学科(专业)计划招收各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名(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2010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为2009年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3.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必须真实填写个人信息。对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报名、考试、录取资格。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国家政策为准,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