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经验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真题解析助我高分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2007年4月份,有一位07年考研的师姐告诉我,要想在考研中胜出,数学很关键,得数学者得天下!虽然有点夸张,但却真切地告诉我们数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可谓“成也数学,败也数学”。就我个人而言,数学水平中等,我明白自己要想考出好成绩还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所以笨鸟先飞,我是从2007年4月份就开始复习数学。我把数学的复习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7年6月,复习参考书。在这个阶段,首先就是要选一本适合自己的数学复习参考书。在这里我强调的是“适合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考研辅导书有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你!书的难易度,内容安排,编者的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基础一般或偏下的同学可以选择一本较简单的复习指南,注意是一本,一本就够了!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分块来复习,就像我们数三考高数、线代和概率论三门,一本参考书不见得这三门编得都很好,有精力的话可以分开看。
    
    选好书之后,就是全身心投入复习。因为大三下我们都还有专业主干课要上,所以肯定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都用来自习。但我希望大家应该保证自己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留给数学,我自己在第一阶段是保证每天2—3个小时,最好不要间断,保证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很重要!
    
    再者,就是复习第一遍时一定要仔细,不管是和同学讨论还是问老师,要尽量解决复习参考书中的所有问题,不要让自己留下任何疑问!个人觉得,第一遍一定要看彻底,不要不懂装懂,搞清楚每个问题,以免再复习时会遇到更多的麻烦。而且,复习第二三遍时,在时间上也不如第一遍充裕,所以一定要在时间最宽松的时候搞定所有问题!
    
    最后,就是错题本。错题本是贯穿我数学复习整个过程的一本“自著书”!在第一阶段,错题本里记得是第一遍复习时不会的、不懂的题目和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注,理解之后再在旁边加上批注;不会的题则先把别人的解法研究透,看自己思路卡在了那里?为什么会卡在这里?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不熟练?研究透了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阶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中旬,复习参考书+课本。第二阶段也就是暑假时候的第二遍,重点看那些比较生疏的章节,熟练的就较快地顺便带过。再就是看同济第五版的高等数学课本,看课本时我主要熟悉的是基本概念和定理,并没有去做课本上的习题。个人认为,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有选择地做一些课本上的题,巩固一下相关知识点。课本和参考书加起来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差不多大四开学的时候,数学复习参考书算已经看过两遍了,然后9月中上旬又看了二十多天的参考书,把生疏的例题、习题和错题本上的东西结合起来又综合性地看了一遍。
    
    在第二阶段,错题本里可能会出现与第一阶段相同的错题,这也肯定就是自己薄弱的地方!做个记号,以后再复习的时候就多加注意,同时也相当于给自己标记了复习重点。第二阶段的错题本可能不会再记录很多错题,更多的是自己的领悟。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复习内容是可以调换的,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决定是先看课本还是先看参考书?如果觉得自己基础不好,也可以先从课本开始看起,可能一开始就做题会吃不消,而且还很受打击,书看得差不多了,再去看参考书、做题也可以,因人而异!
    
    第三阶段:2007年9月下旬——2007年10月底,历年真题。做这些真题,我差不多只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更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研究真题解析。做真题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简单,我是从2007年开始倒着做的,越后面题就显得越简单,信心就会越足!到后来有时候三个小时可以做两年的真题,而且基本上每套都在130以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做题远远比不如看解析费时间。做题我们一般都严格按照考研的时间安排,三个小时,能做多少是多少,能得多少分是多少分!但做完之后对照答案的过程是一很烦琐的过程,做得好我们会从中受益很多;但如果做得不到位,这真题再多遍也没什么效果,只会是重复工作,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看解析,而并不是看自己能得多少分。
    
    看解析的过程,也相当于做第二遍真题。李永乐老师那本书的解析是分三块编的,很有针对性,而且每道题我都是先盖住答案,自己再做一遍,然后再对照自己第一遍的解法和书上给出的解法,看这些解法有何不同,哪个更好些,自己更容易掌握?这个过程虽然很慢,但也很充实。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真题做在一个本子上,写下来,不要只看到有思路了就不做,那样很容易眼高手低,考试时不见得能写得出来,所以要训练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条理清晰!
    
    最后,根据自己在做真题时暴露出的弱项和不怎么牢固的知识点,结合错题本,有针对性地看复习参考书!第三个阶段的错题本最好分类归纳错题,这样方便以后的查找和复习。研究两遍真题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数学出题也很有规律,哪一门课出什么题目,哪些知识点年年都考,哪些知识点出大题,哪些出选择题,这些问题在你完成第三阶段以后应该很容易回答。如果你做完真题还对这些都稀里糊涂,说明你这个阶段的工作并没做好,不到位!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经常总结,不要老想靠别人给自己总结!
    
    第四阶段:2007年11月初——2007年12月下旬,李永乐老师的经典400题,也就是10套模拟题。首先,它紧跟大纲走。每年大纲有什么变动,这本书会在最前面做一个简要介绍,如果有新增考点,它会单独为这一考点做专题,很到位很典型的习题,足以让我们对新增点信心百倍;其次就是它题的难度适宜,知识点全面,综合性强。做完模拟题可能会受点打击,但我们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看考研真题,不会掉以轻心;最后就是它的解析很深刻,每道题都有不止一种解法,可以帮助大家扩展思维,开拓思路,可以更好地把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形成一个体系。
    
    就我自己而言,400题差不多搞了三遍。做这些模拟题时,我觉得最好是完全按照考研的时间来要求自己,上午三个小时不间断,这样考试的时候很容易找到感觉。我一般每周做三套,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让自己能拿到最多的分,不管是做模拟题还是考试,我主张要有所割舍,有舍才有得!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思路的大题上倒不如去检查一下填空选择,把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这样的话,就算真得有大题不会做也不影响得高分!毕竟两道选择基本上就等于一道大题的分值了,就算你所有的题都做完了,但因为大题占去了太多时间而没有去检查小题,犯太多低级错误,这样你也得不到高分。个人认为,一定要重视填空选择,会做的全部做对!
    
    第一遍做完后就是开始看模拟题解析,看上面的思路和解法,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高明在何处,自己需要借鉴的是哪里。模拟题的第二遍与真题的第二遍差不多,是相当费时的,但也是收获最多的!做模拟题时,最好多和研友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多交流就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三遍就是研究错题,根据自己记录下的错题再去看书和相关知识点。强化、巩固弱项,有些好的解法要做到举一反三,用它解决一类题。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不主张做数学题时一味地寻找巧妙解法,特别是对基础一般的同学,有时候在你冥思苦想寻找快捷解法时,可能用最一般的方法都已经把问题解决了。所以不要老想捷径,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第五阶段:2007年12月底——考试前,错题本。错题本方便省时的优点在这一阶段表现得最为充分,因为这一阶段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数学,每天以保证1—2个小时就很不错了!但同时,我们又不能把数学完全放在一边不管,要保证记忆的连续性!所以,我们这时肯定不能再抱着复习参考书从头至尾地看,也没时间再一个一个地过知识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错题本中出现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点。到这时候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定型了,特别是数学,它不是可以突击得来的!第五个阶段我们能做的就是原地踏步,稳住自己,提高的空间很小很小了。
    
    另外,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都会有压力,会害怕!老担心自己这个没看,那个没复习,我觉得这些是考前很正常的表现,没有必要很在意,必须记住的是这个时期一定要稳住,不要手忙脚乱什么都想搞,结果肯定是什么都搞不好。还有就是对基础一般的同学,我主张要有所割舍。其实到了11月份的时候,时间就已经很紧,而如果这时你数学还有没搞懂又不是很想看的章节,我觉得可以有选择地放弃,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这样有可能会得不偿失。个人认为,考研的真题并不难,知识点也都不偏,就是计算量很大,要求计算能力要强,所以计算能力也是我们一定要训练的,多做题,提高运算能力和速度!有很多人做题时思路很顺畅,但未必能求得正确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是最能考验人的一个时期,尽管数学提升的空间很小,但能坚持下来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以上就是我考研数学复习的全过程,很?嗦,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需要重申的是,这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谈,仅供参考!我觉得大家最好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别人的经验或许可以帮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但绝对不可以照抄照搬。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