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研究生就业难过本科生?不少研究生哭笑不得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令不少研究生哭笑不得的是:学历镀了金,就业倒更难
    
    分析这几年的就业率,可以看到一个怪现象,研究生的就业率往往稍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本来很多人就是因为找个好工作不容易,才报考了研究生。然而经过几年努力,自己学历镀了金,没想到就业反而更难!
    
    对于这个怪现象,记者采访中发现,其中不仅有企业因素,也有毕业生个人心态的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如今研究生不再是“不愁嫁”,他们和本科生、专科生一样,都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重新给自己定位。
    
    研究生的苦楚
    
    现象1 执着“考霸” 四处碰壁

    
    梁迪离开北京那天,同是研究生毕业的李翔从浙江回到了北京。与梁迪不同的是,这次旅程不过是李翔这大半年来数次旅程中的一次,他又考试去了。
    
    李翔这次参加的是浙江信用中心的公开招聘,照例失望而归。从去年11月参加完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李翔又先后参加了北京、广东、上海、江苏不下20场的考试。这大半年,他跨越五个省十多个城市,“公考”高峰的三个月,他2/3的时间都在旅途上。
    
    在过去的几十次考试中,李翔有六次进入面试阶段,但最后总和幸运之神失之交臂。尽管如此,他并不打算放弃。李翔说,因为已经复习了好几次,放弃会觉得不值,即使现在暂时找到了其他工作,以后也还是会考,倒不如趁着这个热劲考下去。
    
    公务员的考试机会平等、职业威望高,再加上经济危机,今年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急升直上。数据显示,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比去年多了13万,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像李翔这样的“考霸”,不在少数,但他们的成功率其实非常低。有关数据显示:105万的报考人中,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仅13566人。也就是说,有超过100万人将成为“炮灰”,淘汰率高达98.7%。
    
    现象2 入不敷出 家教维生
    
    为了考试,李翔已经花去将近1万元。为了继续今年的考试,李翔只好开始借资度日。“刚开始是坐卧铺,接着是硬座,再后来只能买站票了。再考不上,不知道还可以坐什么了。”李翔经常因为经济压力太大而睡不着觉。
    
    梁迪对此很有同感,她算了一笔上研究生的账:学费每年一万三,住宿加其他杂费要两千,再加上生活费等,一年至少要二万,读完一个研究生要比本科多花很多钱。
    
    “先别说回收教育成本,现在只求养活自己了。”梁迪补充。相对于已经工作几年的本科同学,没有收入的她明显底气不足。每次一起吃饭时,同学因为知道她还没有找到工作,总是抢着埋单,这让梁迪已经不敢轻易约同学见面了。
    
    然而,相比那些家不在城市却要留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学生来说,梁迪的境况已经算好了。广东商学院研究生郑文是肇庆市广宁县人,毕业后也没有找到工作,离校后他和同学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一个单间。在简陋的单间里,一张床、一个书桌、一台旧电脑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为了不给家庭增加负担,他只好边找工作边做家教以支付房租和日常开支。对于未来,郑文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现象3 性别歧视 关卡重重
    
    毕业即失业,对于女研究生来说,毕业找工作更是比找婆家还难。
    
    广东工业大学的研究生郑丽已经忘了自己投过多少份简历,但都如泥牛入海。难得有面试机会,面试官也会问“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之类与工作无关的问题。
    
    适逢婚龄,女研究生都是要生儿育女,因此即使她们有学识有能力,在就业竞争中也不容易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招聘广告白纸黑字写明“限男性”,这让郑丽感慨“花木兰“难当,“恨不得自己是男生。”
    
    企业盲目设“卡”,性别和年龄让昔日的“皇帝女”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但与大多数未婚的女研究生相比,只占少数的“妈妈型”研究生反而走俏。班上两位已婚的同学首先找到了工作,这让郑丽也有了先结婚后工作的念头。
    
    现在,郑丽在淘宝网上做起了个体户,同时又在为结婚做准备。尽管现在还能维持生活,但拿到了硕士文凭还要靠卖衣服为生,这多少让郑丽心有不甘。

    用人企业:
    
    研究生年纪偏大
    
    6月份已经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梁迪从北京回广州两个月了,原本以为一张“211工程”院校的硕士文凭能让她在广州更容易找到工作,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三年前,已经拿到工科学士学位的梁迪为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硕士。可是三年过去了,她拿到硕士学位回到广州的同时,也走进了失业大军。
    
    “学历高,工作不见得就好找。”梁迪说,因为多读了三年,她的年纪比应届本科生要大三岁,再加上是女生,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要。
    
    在中国,读完本科一般是二十二三岁,再读三年硕士,毕业就二十五、六岁了,倘若再继续读博士,就快到30岁了。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把招人年龄上限定在二十五、六岁,高学历毕业生们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记者采访中,多数研究生表示,当初读研就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谁知“如意算盘”失算,现在他们连当时本科能得到的机会都失去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研究生们愿意自降身价,薪酬向本科生看齐,但用人单位似乎都不买账。企业大都需要本科生,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要求博士学历了。
    
    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解释。某企业人事资源负责人向记者分析,研究生们由于年龄较大,工作激情不如本科生,逃避出差、加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研究生的工作能力亦不如本科生。现在用人单位的招聘更理智、实际了。
    
    研究生:
    
    仍不愿下到基层

    
    我们采访发现,研究生就业难,也不能全归于企业的苛刻,研究生本身的心态也是个问题。
    
    为缓解今年的就业压力,政府已经采取了不少政策,如增加国家公务员职位,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但教育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尽管公务员考试爆棚,依旧还有多个职位无人问津。这些职位大多集中在较落后的城乡基层或西部。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的偏执心态,在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显示,在全国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包揽了前4位。而“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大学生求职调查结果与此不谋而合,近七成大学生希望在上述四大城市工作。
    
    由于有了较高的学历,大多研究生们都认为自己应该留在大城市发展,再加上研究生学习的课程专业性较强,更适合做科研,他们到了城乡基层也不是很“对口”。
    
    除此之外,“越读越高、越高越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也值得反思。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决定再考博士的伍卅选择了中科院,因为考取中科院的公费博士,除了不用交学费之外,每月还可以有960元补助。眼看着自己从本科生“小黄蓉”变成了硕士生“李莫愁’,现在又要变成人们所谓的第四类人“灭绝师太”,伍卅百般无奈。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