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全球第一:中国博士培养规模势不可挡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从18人到20多万博士生
    
    近日,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6年,美国培养的博士有5.1万人,我国培养的博士已达4.9万人;2007年,中国博士人数继续上升,已超过5万人;今年博士人数继续上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1978年,中国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在校博士生已达208038人。
    
    1981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学位制度,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批授予马中骐等6人博士学位,从6人到5万人,从18人到20多万人。中国的博士培养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腾飞式的发展。
    
    杨玉良还透露,目前全国有56所研究生院,基本都以部属院校为主,教育部准备进一步发展地方大学,准备建设100所研究生院,让更多的地方大学参与国家人才的培养。同时杨玉良表示,中国今后将会控制研究生增长速度,同时博士的增长率将低于2%。
    
    实际上,高校申请博士点热情非常高。以2005年为例,当年全国各高校申报增设2700多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点,是当时1900多个博士点保有量的140%。博士点迅速增加带来的博士生导师数量的相对缺乏,据当时的调查,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
    
    博士生导师的增加也非常迅速。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1997年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4560人,2006年为12293人,不到10年增长了近3倍。博士点增加意味着博士数量的增加,博士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多了又就意味着某学科的实力增强,又可以申请更多的博士点。这样的循环造就了很多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数字奇迹”。

   原因:需求没有减少
    
    山东某大学博士一年级的王莹(化名),两年前硕士毕业就到了一个高校教书,迫于晋职压力,又重新做起了学生,今年考取了博士。
    
    据王莹介绍,在她的同学中,有70%是高校的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还有一些是机关公务员来“混”学位。大家读博的动机大同小异:工作需要晋职晋级。
    
    王莹以她的两个同学为例:“一个是‘抛夫弃子’,一个是刚刚生了小孩,还在母乳喂养期。两个同学都是在高校当老师,只想早早拿到博士学位。”
    
    近年来,高校年轻教师像王莹一样为前途回校充电的博士越来越多。记者随机查询了北京、上海、武汉的3所重点大学和1所科研单位,其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核标准,都有一条这样的规定:“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对于想在高校工作并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王莹们来说,博士学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硬件”。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9842人,只占全部教师人数的十分之一。高校教师对博士学位的需求仍然强劲。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苇在谈到学生考博的原因时介绍,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硕士的贬值,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考。她说:“我的几个硕士生曾跟我说过,有些学生由于硕士专业冷门,找不到工作,只能再考博。”
    
    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很多人选择读硕士学位,继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又导致更多的人选择读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普通本科院校追求“高大全”是博士生数量迅速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高校都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而研究生的数量则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指标。此外,博士点与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也是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
    
    除了高校,政府部门对博士的需求也不少。据河北省某正在就读在职硕士的公务员介绍,如果以后有机会,他也想读在职博士学位,因为学历已经与基层工作经验一样,成为职位晋升的一项必要条件。有资料显示,2002年,河南郑州市委就曾提出一个目标:用3年的时间,引入100至150名博士,使每个县处级领导班子中都能有一名博士。
  

   出路:博士就业不再高端
    
    杨玉良还介绍,我国目前培养的博士生有一半的就业去向是做公务员。
    
    对于这些立志从政为公众服务的博士生来说,毕业后如能进入行政机关,曾经拥有的基层工作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博士们的职业选择并不是人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作科研。
    
    5月8日上午,四川某大学06级博士生小李走进四川省某县政府,任某局副局长,他要到该县挂职锻炼10个月。2007年,南开大学决定每年招募选派100名左右的博士研究生分批到天津市津南区的下属单位,以行政助理或科研项目研发方式挂职,期限为1年。
    
    前不久浙江工商大学招收了12名辅导员,其中有3名博士生,做一些诸如学生宿舍管理、发展新党员、评优评奖、对外宣传以及整理学生档案等行政工作。其实早在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招收辅导员时,就有6位博士报名,学校还为其开绿灯,直接进入面试。
    
    不仅如此,博士学位也越来越成为一些中学招聘的目标,2007年,厦门一所中学招聘了一名理学博士做中学教师,引起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与以前95%进科研单位相比,现在的博士又多了公务员、大学辅导员、中学教师等的选择。
    
    2007年11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二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上,有代表提出,在生命科学学科内部我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原创性工作少,技术优势少。
    
    原创性工作少,并不只是存在于生命科学,而是摆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共同问题。我国如果不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为什么以博士为主力的科研领域大多存在原创性成果不多的窘境呢?如果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他们毕业后又有很多作不成科研,这个窘境又该依靠谁来解决?
    
    如果说博士选择做公务员是出于个人考虑,然而,博士选择做辅导员和中学教师,在一些大学引发争论:这样值不值得?
    
    以工科博士的培养成本为例,培养1名博士生的成本约为每年7万元,国家拨款占培养成本的50%,剩下的由学校、导师、个人(自筹经费类)承担。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6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招收的工科博士生21532人,国家每年需为这些博士生约投入3.8亿元,如果仅从博士的最终职业选择来看,这一笔投入绝大多数没有回归到科研当中。

   发展:提高质量
    
    韦苇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第一次招了5个学生,但是现在1年只招1个。
    
    减少的原因是:后来由于该学院博士生导师在二三年内迅速增加了30来人。但是西北大学到现在还没有设立研究生院,总的招生指标却没有增加。如果西北大学新建研究生院,那么韦苇的“困难”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现有博士生招生人数没有减少,另一方面将研究生院的数量扩大将近一倍,新成立的研究生院也必将扩大博士招生,而地方大学的博士招生能力一旦释放出来,已经被人诟病的博士质量问题岂不是更令人堪忧?
    
    对此,熊丙奇认为,目前今后我国博士生培养,应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切实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如果要保证质量,从招生环节上,导师负责制是重要的基础。现在很多高校开始加大博士招生的面试比例,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由导师完全负责。学校要把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交给导师,作为监督,学校应对导师的资质进行考察,保证导师的公信力。
    
    从培养环节上来讲,将评价博士生的学术水平,由要求发表期刊论文转移到鉴定博士生真正的学术论文上来。
    
    从毕业环节上要引入淘汰制,不符合博士培养标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在熊丙奇看来,目前的博士生培养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在以上三个环节上严格把关。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