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经验
隔行如隔山:跨专业考研三思而后行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现在有些考生注重基础课的复习,但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就实质来讲,考研仍是应试,是高考的延续,许多成功者对考研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夸大其词,复习半年就考了400分,这给许多考生一个误解,这位考生基础应该特好,是一个特例,但其经验不值得推广。据万学海文多年考研辅导经验,考研对大多数人起码要9个月。
    
    中国人一向重视分数,居然有许多人认为GRE成绩是出国的决定因素,但事实相反,美国对GRE成绩过高的考生反而拒绝,导致许多人“不敢”考太高,看来。“物极必反”这道理对分数来说也不是不适宜的。现在许多人总喜好把那些“状元”提出来,他们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经验”好像其成功并不费力,言外之意就是他们“聪明”他们也因此获得高于众人的权威。其实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如果不是考顶级学校热门专业,360就足够了。万学海文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政治英语不是取胜的关键,从长远看,专业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人考研成功后在新的起点上又迷失了前进方向,这也是应试教育失败之处。“为考而学,考过就忘”现在造成过分重视政、英的原因在于许多理工考生包括许多专业很好的考生英语基础太差,连四级都考几次才过,这部分考生应注重补基础,但不要把过多精力投在英语上。
    
    至于考本校本专业,自无需赘述。本文着重谈跨专业,在选志愿时,专业绝对是“熊掌”,一个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在求职时会有差别,但只是在具体待遇等方面。而同样是北大,不用说文理之间,就是化学系与生命科学之间都有天壤之别的人生道路。就差别而论,后者显然更明显。另外有许多学校实力雄厚的专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武汉测绘大学的测绘专业在亚洲都是一流的,类似的还有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吉林工大的汽车专业。
    
    跨专业有以下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支柱理论,这也是中学“打基础”的目的。所有专业大致根据基础理论不同专业可做以下划分:
    
    数学分枝:计算机,信息管理类,统计类,交通运输,金融,系统工程类;
    
    物理分枝:电学,力学,控制类,机械类 建筑类,通信类土建类,各种工程类;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
    
    至于文科,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
    
    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像控制类对数学要求很高,农林对数理统计要求高。中医,建筑学的支柱理论游离于前几者之外。每个分支之间差别也大,如计算机与数学。
    
    选志愿最忌讳不管自身特长,条件钻“热门”造成专业间差别悬殊,一边是:“独木桥”一边是无人问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不是太冷的哲学、考古、核工程等(这类专业国家已严格控制数目),只要有兴趣,能发挥特长,都能干出名堂。相反,热门专业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只能平庸一生。以前高考有许多数理化很好的同学报考医学,建筑学,殊不知前者强调背书,后者更像艺术工作,结果他们就象鸟被捆扎翅膀一样,根本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只能委曲求全。而相反有些人数理化奇差但就会编程,现举几个热门的专业:
    
    计算机:只适合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同学都知道基础数学与离散数学的差别之大。当然这里排除象BILL GATES的编程天才,其他所有专业均不适合。
    
    经济管理类:许多人都认为这类专业容易,也难怪,伏明霞等许多奥运冠军退役后都选择此类,殊不知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因为前者离散现象多,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热点,后者多是连续现象, 理论已相当成熟。真正学通数学的同学都有概率,线数远难于高数的体会,道理也在于此。但这类专业分应用和理论两种,后者只适合数学类,统计类转。前者适合对数学感兴趣且擅长的所有专业考生,因为他对数学的要求毕竟没有那么高。许多理工类考生都认为自己数学“好”,其实不然,要不怎么每年数学一二都考分如此低。其实考研数学对数学系而言再简单不过了,在数学系,“高数”要分成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几门课学,在数学系有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对应工科“线数”)为“低等数学”而高深的泛函,群论,拓扑,李代数才是“高等”的说法。真正在数学有优势的专业是数学,统计,控制,力学,电学,系统工程类,处于劣势的是建筑类,地质类,材料类,土建类,机械类,海洋类,测绘类,化工类,生物类,医学。大家只要大致翻一下各专业的教科书就能很清楚地看出。
    
    这里要提的是:MBA另当别论,严格来说,MBA不是研究生,只是一个硕士头衔。另外,纯文科如法律,中文等由于理论不多,更侧重于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但有一重要前提:必须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为考上而考上。
    
    其实,讲了这么多,最适合跨专业的确实是数理化专业,他们在大学主要学习理论而没学技术,他们找工作较难,但学习的理论与工科的水平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理论学习才是研究生最主要的要求,有许多本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研究生读得很辛苦,就是不适应抽象的理论学习,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更强调“定量”要用数据说话(再不可能像本科那样,毕业还用初等数学方法了,对研究生说,微积分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许多在校学得好考生考数学纷纷落马,就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行,这也是教育部设置考数学的目的。数理化考研时专业选择空间是最大的,而其他专业理论学得浅,基本已定型,要转的可能性很小,毕竟隔行如隔山。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