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指南_考研常识
专家指导:2010年考研报考专业三大原则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考研专业的选择往往对于考研学子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专家解析报考专业的原则和方法:
    
    一、专业划分
    
    1、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这样的专业还是很多的,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经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传播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往往是报考人数爆满,因此竞争激烈,考录比往往达到10:1以上,实际录取分数线也往往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别的专业第一、第二名的分数,很可能在热门专业里面刚够排队资格。
    
    2、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常见的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冶金、地质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冷门专业之所以“冷”,其原因是大不一样的,性质也就不一样,需要考生认真分析,不要盲从随大流。一种是专业本质上就不可能“热”,例如文学、语言、历史等等,绝对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领域,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热过,在将来也肯定热不起来:二是由于专业设计不合理、师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和课程僵化过时而造成的“冷”,例如有些学校的党史专业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只会继续冷下去;三是由于社会特定发展阶段诸多不正常原因造成的“冷”,例如教育专业等,一旦社会正常了,由冷转温甚至转热是必然的;四是专业设置比较超前,社会需求暂时还未充分开发而显得“冷”,例如心理学等,当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了,对这类专业的需求也会转旺。当然,冷门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竞争不太激烈,考取比较容易。另外,许多冷门专业知识积淀深厚,教学体系完备,治学要求严谨,很适合于有研究学问的考生。
    
    3、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比较默默无闻,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二、如何选择专业

    
    1、分析外界环境。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划分所谓“冷热”的最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当前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而稍有经济学常识的同学都知道,供求关系总是不断变化波动的,因此专业冷热也绝非一成不变。某些专业今天很热,大家一窝蜂去学,几年后人才饱和,风光不再;还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致“泡沫需求”,一旦泡沫破灭,热度就可能跌到冰点,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报考志愿和将来毕业就业这中间隔了好几年,存在一个时期,因此仅仅看到眼前的热度就跟风的做法显然是不够明智的。选择一个好专业,还要靠自己动脑筋。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
    
    2、首先要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大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计算机类、新闻传媒类等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走俏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那么象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也难吃饱。
    
    3、其次要了解行业特点,分析需求总量。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随着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不仅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加。相反,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会计人才。这时,你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大概多少,每年毕业量又有多大,短期内会不会出现人才过剩。
    
    4、再者可以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的社会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他们今天的热门行业,可能就是国内数年、十数年后的热点。例如,西方的心理咨询业务很火爆(9·11事件后更是如此),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少(有报道中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等再过十数年,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
    
    5、最后必须了解专业办学情况。许多招生单位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师资、经费和经验,仅仅为了赶时髦就开张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误人子弟。前两年就有些小城市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国际金融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等几年后毕业,它的名声已经臭了,反而会连累你。
三、挖掘自身素质
    
    在对各个专业有了大概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客观需要。归纳起来,就是这样几条原则: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
    
    1、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那么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高效率。调查表明,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最后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2、学科基础。基础主要指考生自己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如果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没学好,现在却非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只能是“壮士一去不复还”。通常,理科学生考文科研究生相对容易一些,反过来则几乎不可能。
    
    3、学习实力。虽然我们常搬出愚公移山的例子来证明“有志者事竟成”,但实际上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去和那么多同样优秀的人竞争,光有志气是远远不够的。逻辑思维不发达,考哲学就是受罪;空间想象能力严重缺乏,报建筑设计也是不自量力;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惯了,报会计就得掂量掂量。必须记住,报考研究生其实是自己和自己竞争,通过努力自己能否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要求。考研不是斗气,不能看别人考什么专业,就抱着“凭什么我就不行”的想法。孟尝君养士三千,封侯拜将之才有之,鸡鸣狗盗之徒亦有之,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谁也代替不了谁,都能做出大事业来,人生之中,大到事业是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顺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
    
    4、性格与抱负。有一种说法叫“性格即命运”,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的性格和抱负起码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非常重视物质享受的人会一辈子献身于枯燥而挣不了什么钱的古代语言研究。你的性格是好动还是好静,你能不能抗拒外界诱惑专门搞学问,你是很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还是更看中精神上的愉悦,我是怀着鸿鹄之志而甘愿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还是只想找个不错的工作拿份不低的薪水。请注意,我们在这里不是作道德评价,不是说哪种性格好哪种性格不好,哪种抱负高尚哪种抱负庸俗,而仅仅是强调性格与抱负一定要和专业、职业相吻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受痛苦。
    
    5、家庭与其它负担。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据调查,本科毕业生中的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虽然要好些,但总体形势也仍然如此。如果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比如你大学期间贷款上学)使得你负担很重,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你即使疯狂地热爱文学,恐怕也不得不暂时扭曲一下自己的兴趣等等。毕竟人生除了自由发展外,还有许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6、是志在必得还是后路宽广。也就是说,你是否非考上不可,还是仅仅想开辟一条更好的路。假如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你大可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大不了上班去。要是你的全部希望(例如留在北京工作等)乃至全家老小的幸福都指望这次考试了。你的专业目标就别定得太高,稳妥一些,为自己增加取胜的概率。
    
    四、报考专业三忌
    
    许多考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一下正确的认识,在选择专业上常常犯很大的错误,而这错误一犯,往往就影响终身,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将考生在选择专业是常见的几种毛病列举一下,或能给大家提个醒,注意避免。
    
    一忌: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兴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起码要大概地看到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时候)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忌: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要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蜂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合热闹。
    
    三忌: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