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苏州大学严把研究生‘招生入口、能力培养、毕业出口’三大关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近日,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的11个项目正式向全校公布,每个创新平台将获得30万元资金资助。
    
    “建立教育创新平台是苏大实施研究生质量工程的具体举措之一。”苏大研究生部党工委书记曹健告诉记者,“报考苏大研究生的人数已连续四年位居江苏省高校首位,在此背景下,研究生部以‘创新’求‘质量’,严把‘招生入口、能力培养、毕业出口’三大关,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入口“紧”,复试成绩比重占50%
    
    苏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08级博士生吴鹏飞对参加入学考试的场景记忆犹新:“面试时,导师现场进行有关学术问题的探讨。‘真刀真枪’让考生压力不小,但也更能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近两年来,报考苏大博士生,复试成绩比重增加至总成绩的50%,学科背景、专业素质、科研成果以及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等成为了复试打分的重要内容。
    
    王健法学院博导周永坤教授对加大复试比重的做法非常赞同,他告诉记者:“作为博士生导师,最看重的是招收的学生是否具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资质。加大复试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分依赖笔试成绩的做法,面对面的接触更能帮助导师了解考生的实际科研水平。”
    
    为选拔到优秀学生进入苏大就读,学校在本硕连读、提前攻博和推荐免试中提高了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优秀学生的录取比例。为了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学校采取了相同专业科目按照一级学科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办法,扩大了同一学科中各个专业方向间考生调剂的空间。同时,学校还从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上对录取工作加强监督,设立复试领导小组,对于涉及试卷的出卷人和工作人员一律签订保密协议书,确保了招生录取的公平、公开、公正。 

    培养“新”,教材与课程“校本化”
    
    在苏大,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政理论教学,每周举办的“导师论坛”已成为众多研究生心目中的“名牌讲座”。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健告诉记者:“‘导师论坛’不仅有政治理论热点的深度解析,而且能听到各学科最前沿的科研进展。尽管专业不同,但研究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另外,研究生专业的细分限制了科研视野的广度,“导师论坛”大大拓宽了科研思路,对研究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从2006年起,苏大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提高培养质量上,积极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深化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和教材是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要素。在2002年至2005年间,苏大教师编写的《政府理论》、《医用细胞工程》等5门教材入选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2006年,苏大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和研究生优秀教材建设两大计划,学校拨出专项经费,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建设100至150门精品课程、50门左右有较大影响的研究生优秀教材。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上推行学位基础课按一级学科开设、专业课程按二级学科开设的做法,推行宽基础、强专业,拓宽研究生的课程视野,同时加强研究生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力度。
    
    针对原来相对薄弱的公共英语课程,学校除制定出版专用教材外,还建立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试题库。并开设业务外语教育课程,其中“国际学术交流外语”课,在授课时模拟国际学术场景环境,强化专业外语的听说实战能力,考试时由3~5名老师模拟专家展开学术场景的口语问答考核,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欢迎。
    
    论文“严”,推行“导师问责制”
    
    2008年是苏州大学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年”。从9月起,学校对博士学位论文全面实施盲审制度,对硕士学位论文则采用随机抽取和重点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盲审。学位论文的盲审全部由校外专家承担,采取送审时隐匿作者及其导师姓名,返回时对作者及其导师和答辩委员会隐匿评阅人姓名的“双盲”方式评审。作为严把毕业出口关的举措之一,苏大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毕业论文作为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成果,在苏州大学历来受到重视。苏大将导师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把论文盲审的最终结果与导师资格直接挂钩。一旦三年内有两篇以上盲审不合格的论文,导师将被取消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参评。
    
    2004年起,苏大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立项资助,并为获奖论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06级博士生彭杜宏告诉记者,她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过程研究”获得了苏大2009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3000元的立项资助,这让她“备感珍惜”。因为“筛选的过程极其严格,入选资助选题不仅减轻了科研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肯定和荣誉”。
    
    在2008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中,苏大有4篇博士论文和11篇硕士论文获优秀。近年来,先后有1人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4年至2007年,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1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300余篇,研究生在学院科研成果中的贡献率约占30%。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