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南通把高校研究生院搬到家门口 地企校实现多赢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位于南通市青年西路的金桥大厦四楼的几间培训教室里,总会坐得满满当当,他们都是来自南通一些著名企业攻读MPA的学员。而这些教室却分属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大学等不同的院校。这就是得到国家教育部肯定并被称为“虚拟硕士园”的南通市人才培训中心。

    “虚拟”实办,把研究生院办到家门口

    学员刘辉是招商银行南通分行的理财经理。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想读研究生“充电”。但真要出去读研究生,一则工作忙脱不了身,二则家里也撒不了手。现在,研究生院办到了家门口。我去年通过全国研究生统考被上海交大录取,不离岗、不离家就可读研究生了。

    “进校不离岗”,把研究生院办到家门口,是南通紧扣一线企业需求,培养本土化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创新之举。l999年,南通在我省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启动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项目,首期与江苏大学(时称江苏理工大学)合作办起机械工程硕士专业班。课堂设在南通当地,导师由学校派,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到南通授课、指导,保证学员工学两不误,人称“虚拟硕士园”。虽说戴着“虚拟”帽子,可办学毫不含糊。学员首先从当地企业的骨干工程人员中层层选拔出来,然后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入学,完成学业后,通过统一考试和论文答辩方可获得正规硕士学位。10年来,南通先后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近20所国家重点高校合作开办了26个专业学位硕士班。目前,在读研究生有1156人,其中506人已顺利完成学业拿到了硕士学位。

    “虚拟”实用,瞄准需求设专业

    一线企业的需求,就是“虚拟硕士园”专业设置的“课程表”。据介绍,围绕南通市产业经济领域急需的人才缺口,几年来,“虚拟硕士园”从小到大,先后开办的26个专业学位硕士班,涉及该市产业领域急需的建筑、纺织、机械、电子、化工、计算机软件、船舶以及工商管理等专业。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虚拟硕士园”还常常根据学员所在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99级江苏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班就按照南通柴油机厂请求,加开了“燃烧与排放控制”和“发动机电控技术”两门课程,解决了该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需求。

    “虚拟”实效,地企校实现多赢

    如今已担任国家特级资质施工企业南通五建监事会主席、总工程师的傅明,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受用最大的是进入“虚拟硕士园”学习的那段时光。

    2001年,傅明考入东南大学南通土木工程研究生班,4年后获工程硕士学位。他担任总工施工的江苏电网调度中心工程和淮河防汛调度指挥中心工程获得我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目前,他主持的我国《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编写工作将填补国内空白。

    这样的例子在“虚拟硕士园”数不胜数。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是从“虚拟硕士园”走出来的本土化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共同特点。据统计,目前已拿到硕士文凭的学员百分之百回到企业,占该市大中型企业拥有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实用人才的一半以上。

    校企合作培养本土化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南通模式,受到高校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国内甚至境外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主动向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南通虚拟硕士园”抛出橄榄枝,迫切希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人才开发和培养上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国家教育部也将“虚拟硕士园”正式命名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培养与就业实习基地”。

    “虚拟硕士园”的成功创办,为南通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人才孵化器。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对记者说,进入桥港新时代的南通,最缺的就是大量扎根生产一线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而“虚拟硕士园”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政府才是最大的收益者。 (陈 明)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