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考研路上一分之差:不算成功的成功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去年考研的时候,一直都在想考完之后写点东西来纪念我的考研生活。都快开学了,可是一直都没有动笔,呵呵,考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懒了很多。希望写我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能给正在奋战在考研战线上的朋友们一些帮助。

    2001年3月正是我读高三的日子。原本7月份要高考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最主要的是学习成绩差,认为考大学没有用),我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当时我的父母在这边做点生意。我就来父母这里帮忙。在这里呆了半年。每天也比较辛苦。但过的也算充实。同时,家里人也对我的未来做些打算。我父亲主张我去当兵。我母亲还是主张我回去复读。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去当兵的话,就要在部队搞到名额考军校。要是搞不到名额的话,当两年兵回来也没有个屁用。复读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的进去。本来我的学习就差的很,在我们镇高中,高三就两个班,我在班里只能算个中下等。不过,当时我老表复读了两三年,考上了南昌大学,对我还是有些刺激的。如是我就对家里人说,9月份我先回去读两三个月的书,如果我读的进去,就继续。如果我读不进去了,等到11月份就直接当兵去。就这样。我父亲和我在9月份就回到了老家。可是说是分兵两路,先去找人弄个当兵的名额。据说那一年我们那里的兵是北京武警。我又去找以前的班主任。我说我想回来读书,班主任对我说,复读班已经满了,要来就只能进应届班,我说那也行。由于我学习不怎么的,老师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回家和我父亲说,父亲说他也碰见我那老师了,老师对他说,你那孩子,以前不好好上,现在又出去了半年,再回来读,不知道在教室里能不能坐住。父亲说,老师都这样看你,你还要在这读什么。再说,你认识的一大帮朋友都在这,要能学好才真怪。要么你等11月份就直接去当兵,要么你就换所学校,换个新的环境。我当时真的很难拿定注意。一方面是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害怕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方面还是向往大学的,怕不读大学是个遗憾。关键时刻,我母亲打了个电话给我们。说我读了十几年书,不参加一次高考,心有不甘。我也被说动了,就决定去读书。最后在信阳市找了所私立高中。在那里又开始了我新的读书生涯。

    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各科的书本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生疏。我还真服了自己。两三年的高中是怎么混过来的。特别是英语。以前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先读懂文章,在做下面的问题。每次都是看那个答案选项长就选哪个。物理化学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就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大干社会主义了。中午学校规定要在宿舍午休,我去在教室里看书,晚上熄灯后,我们宿舍的还在厕所里点上蜡烛战斗。刚开始的两三个月还比较吃力,但后来慢慢的就好了,至少开始上路了,走上正规了。就这样,紧紧张张的一年就过去了,2002年的7月参加了高考。可是分数并不理想。离专科线还差几分。我当时就想能上个学校就可以了,再也不复读了,我已经过怕了这种生活。事出愿违,我落榜了。(河南的高考分数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这种不公平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没办法,我又在别的县找了所高中复读。那种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在复读的前两个星期,我还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希望是一点一点的破碎。每天的三点一线。感觉总有座大山压着我。一天,一月,一年。2003年的6月我再一次参加了高考。经过漫长的等待,分数出来了,五百一十几分,离本科线还差十几分。由于志愿没有填好,那一年河南还没有三本。我只上了个专科。有的同学比我分低,志愿填的好,结果也上了降分的本科。专科就专科了,我也没有太多的怨言,能上个大学,我感到已经很满足了。

    2003年9月,我走进了大学。在大学里的日子,我自认为过的也算不错。学习上,认真的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选修课就难说了),虽然学校没有规定,但还是经常去上晚自习。由于专升本需要再多上两年,还要缴较多的学费。我大二时参加了自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自考的文凭还不如专升本的,这点我是知道的),情感上,前后交了两个女朋友,最后一个也没有捞着。还好,交个五个很铁的哥们。课外活动上,篮球是我的最爱,另外,去图书馆看我喜欢看的书,也是一大爽事。偶尔也和同学打打牌。去龙门石窟,少林寺,泰山去逛了逛。社会实践上。大一时,就和哥们去宿舍推销过东西。大二大三刚开学时,在学校里摆过地摊。虽然有点辛苦,但还是有所收获,同时,我们感到能充实生活。用一句话,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做过统一的促销,做过火锅店的服务生,做过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业务员,还有,在我们学校新区的工地上干过十天,好番体验过民工的生活。就这样,三年的时间是一天一天的流逝。对于考研,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是没有这个想法的。记得大一时,上课时,有位老师对我们说,刚才课间活动时,有位女学生问他关于考研的事。然后说了夸了她一番,还说人要有理想云云。我当时一听,就感觉比较好笑,可是说从心里感觉这个同学不自量力。还是个专科生,就想考研,在当时,我是不敢想的。呵呵,真没有想到,最后我也走上了这条路。真是世事难料啊。

    真正让我改变想法的,是上面我提到的南昌大学的那个老表。记得有大二暑假。我们在一起碰面时,他对我说要考研,和我分析了下考研的好处。一起上网时,给我说了个关于考研的网站。就是考研加油站。我在这个网站上面看到了许多过来人写的帖子。可以说让我找到了信心。既然别人能行,那我也一定能行。心里面开始蠢蠢欲动。经过一番运量,我还是决定考研了。这在我们那个专科学校里可以说也算是个新鲜的想法。可是想法归想法,怎样才能坚持下去,怎样才能变成现实。才是最重要的。想变成现实的第一步,就要把我的自考考完,拿个本科毕业证。这样考研时就跨专业了。我把我的想法给哥们们说了,其实目的就是让他们给我一种无形的监督。

    按照当时的进度,我算计着能于2006年12月份考完自考并拿到毕业证。以前的国家考研政策是11月份报名时不需要拿毕业证。到初试过后,第二年4月份复试时拿毕业证出示审查就可以。这样我就可以参加2007年1月份的考试了。(谁知道情况有所变化,那是后话了)到大三的下半年,已经没有课程了。同学们找工作的找工作,准备参加专升本的也在忙碌着,我也算成了个另类了。当时我们宿舍四个人,其他三个都出去工作了,就是晚上回来睡个觉。白天宿舍就成我一个人的天下了,也是我学习的好场所。我就先去书店买了套星火的词汇,石春帧的阅读。和陈文灯的数学。一天的学习计划是:上午8:00—11:30 下午2:30—5:30 在宿舍学英语,晚上7:00—9:30去教室看数学。就这样坚持着,我知道自己的底子差,所谓笨鸟先飞,只有多发些时间才能弥补劣势。偶尔也去打打篮球,上上网,放松放松。当时我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没有突破四级的水平上,对此,我并不是很担心,没有考过四级,那代表过去,代表我以前没有好好学。只要在英语上下足功夫,相信考研英语还是有可能过关的。这样的例子在考研加油站网站上又好多,我相信我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时看陈文灯的数学根本就看不懂,头晕。就只好看专科时用的课本,看的很仔细,课后题是一道一道的做,搞了两遍,感觉很容易,到后来才知道和考研数学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当时我选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之所以没有选名牌,主要是我清楚自己的实力,差点的学校,我也看不上。我要考经济类专业,这个学校还算不错,等到6月份毕业后,我就准备去财大附近租个房子学习。正在这个时候,偶然通过关系认识了财大的一个教授。2006年6月7号,我从洛阳就到了武汉,那个教授帮我在研究生宿舍找了个床位,半年650块钱,那个便宜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只是一面之缘,我感觉周教授还是挺不错的。之后回到洛阳,吃吃散伙饭,拿了毕业证,哥们们都各奔东西,6月17号我就带着在洛阳的全部家当,再次踏上了去武汉的火车。刚到武汉的头两天,滋味挺难受的,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人都不认识,那种心情可想而知。不过这种状况我很清楚,只要呆的时间长一些,就能熟悉这个城市,就能交到朋友,就可以除去心里的那种莫落感。很快我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整天一个人,

    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有十几个小时。7月底,我参加了一个数学辅导班,在华师上课。我每天早上就起来很早,赶公交去上课。每天学的东西,晚上回来我都要过一遍。真是感觉到原来还有很多不懂的东西。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个全面的认识,也学到不少东西。暑假期间,武汉的天气比较热,还好,首义校区的教室都有空调,但是,教室有限,人太多了,都是一些考司考,考注会的研究生。考研的就不多了,一个是还没有到时候,一个是这个校区没有本科生。为了占一个座位,也挺不容易的,教学楼大门还没有开时,排队的队伍就很长了,然后是几百人的狂冲,那个场面真是壮观。当时,也认识几个考研的,学习上的事有时也交流交流。就这样,时间过的挺快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9月底的一天晚上,隔壁宿舍的一个哥们对我说,国家考研大纲下来了,政策有些变化,让我去看看,第二天,我就去上网了,一看我就傻眼了,政策今年改了,要报名时就拿毕业证,审查资格。真不知道是怎样从网吧走出来的,想了任何办法,感觉还是行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我是呆不下去了,明知道考不了了,呆下去还有什么意义。那就先工作,考研的事以后再说。付出了这么多,总感觉心有不甘。和在山西一家钢铁厂工作的哥们联系了以后,他说那边还要人,几天之后,我就踏上了去临汾的火车。去了才知道,厂在一个县里的郊区,环境挺差的,污染特别的严重,比我先来的也有一批大学生,看了看情况之后,走了许多。干了十天,感觉不适应自己,我就回到了洛阳,准备先把剩下的一科考完。十几天的时间,好好的把书看了看,10月28号,把最后一科顺利的考完后,感觉轻松很多。之后找了份房地产销售的工作,干了两三个月,过年的时候就回家了。期间,我去办毕业手续,说什么要到第二年的6月份了,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就是他妈的差。过年在家里,和家人商量,我决定还是要考研,因为这个念头这几个月在我心里就一直没有断过。我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如果不坚持下去,就等于我的付出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坚持下去,获得一个较满意的结果,对我的付出才是一种肯定。还有,家人也很支持我。

    过完年后,和家人一起到了佛山这呆了一个月。期间,我老表考北大也没有考上,他是在北大校内租房专职考研的。不过,他还是准备坚持再考一年。当时,我也准备换个学校,考北师大。就去了他那。在北大呆了一个月。学习上,我还是很快进入状态。每天我都去教室看英语。有时也和老表两在校园转转,看看电影。毕竟离考研还早的很。放松放松。不过,在北京还是没有呆下去。感觉还是考武汉的学校有把握些。5月16号我又回到了武汉。其实真的不想跑来跑去的,挺累的,不过,还是想去自己熟悉的并适应了的地方。如是,又开始了以前在武汉的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先后认识了Y哥们,S哥们,P美女,T哥们,R哥们.Y美女等等..到了九月份以后,我们文济楼108教室的考研同志们几乎就没有换过。整个教室的人都认识了,大家都很用功,有什么搞不懂的,就相互请教,有什么最新消息,都是相互传递。我和几个哥们,每个星期打次篮球,虽然大家都很喜欢打,但随着考研时间的临近,打球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和该楼的管理员大叔搞的很熟,学累了,就去休息室看看报纸,侃侃。还有,一起去逛街,一起去喝酒。在那段紧张的日子,大家过的既充实又开心。挺感谢我前面的Y美女的,我每天早上来教室稍晚点,每天都是她给我占座位。期间,回了两趟洛阳,把本科毕业证拿了下来。2008年1月19号,考研的日子到了。上午的政治感觉考的还行,下午的英语就没有底了,特别是作文。我复习时在网上下载了个相关话题的作文,但是我没有背下来,就把背了的一个稍微相关的写了上去,改了改其中的部分句子。开头用的是模板。完型填空我是最后做的,根本没有时间了,全部选项就写的是一个答案,这是我考前就计划好了的,这样的话,我也能得个3分。还能把时间腾出来做其他的题。20号上午考数学时,做第一道选择题时就蒙了,思路怎么也打不开,之后做下面的题,填空还算简单,好几道大题也没有思路。总感觉和平时复习时做的题不是一个套路。心里那个急啊,想算是完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就这两天给解决了,考研也太残忍了。当时也不管那么多了,把能写上去的都写上去了,反正不能空这着。下去考专业课时,就发现好几个考生的座位都是空着的,估计是上午的数学考砸了,没信心了。专业课感觉考的还不错。考完后,走出教室,看到路上的考生,大多说说笑笑,应该也都是一种释然。我当时就一个感觉,就是听天由命了。

    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去,3月的一天,听说成绩下来了,心里充满了期待和不安,查分数之前很紧张,当把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输入后,还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分数就出来了,总分342分,政治72英语53数学95专业课122 大致还可以,就是数学考的比预想的差的多。但是如果按照去年的分数线,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当时就想主要看英语了,去年A区的英语线就正好是53分,今年的题比去年还稍难点,但是还有个客观因素是,今年A区的好几个省都化为B区了,A区的省份减少了,可能会抬高A区的分数线。结果证实还是后面个因素起了作用,A区英语线54,经济类总分线是335 TMD 天不随人愿啊,就这样把我给抹杀了,当时就想,真邪了。在我的求学路上,怎么总是被这些改来改去的破政策给堵了。真是想骂那些教育部的人。4月份,在武汉就开始忙调剂的事了。期间在学校认识了一个师姐,我们专业的,去年考了339就上了,今年到我,就上不了了,没办法,运气背,愿不了别人。就这样,以一分之差,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没有了缘分。经过一番折腾,最终调剂到成都一所高校。学校一般,专业一般。但是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了,也能累了,不想再考了。毕竟是自己付出努力得来的,虽然没有达到理想,但我也会去珍惜。以后的路还很长,在新的起点上,要开始新的奋斗,人生就是这样。

    我们108教室的研友大都考的不错。大部分都有学上,P美女调剂到兰州大学,T哥们调剂到722研究所,他老婆W考上了华科。R哥们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L美女和Y哥们没有调剂,出去工作了。等等。说实话,考研,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主要看个人的行动。以我为例,从专科到自考本科,连英语四级都没有过,都考上了。相信大家经过努力,都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对于考研值不值的问题,相信每个准备考研的人都考虑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关键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会有不同的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

    好了,到此为止。希望奋战在考研战线上的朋友们艰苦奋斗,胜利会属于你们。如果有想交流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