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经验
三个月我是如何考上了名校研究生的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但不同的人生安排中蕴涵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就像考研一样,每一个考研人都有不同的考研故事,而他们的成功之路却又总有着某种规律在里面。这个规律,就是后来者通过疯狂买书、疯狂上辅导班等行为苦苦追寻的考研捷径。其实,捷径只有一条:认真。这是我仅用三个月时间考上名校研究生的最大收获,也可以说是经验。认真思考再作决定每一位考研的同学,考研前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要不要考研,或者换句话说,是先考研还是先工作。有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想考研的人,才会认真准备全力投入。有很多同学考研的目的并不清楚,他们考研是因为别人都在考,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自然大打折扣,往往半途而废。这样不仅耽误了学习时间或实习机会,甚至影响了就业找工作。所以在准备考研之前,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是不是真正想考研。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既要不愧对父母的养育,又要对得起美好青春和大学时光。为了生活更加精彩,为了人生更加完美,选择考研,也就意味着认同了孤独与艰辛。当然,青春会因此而更加绚丽。
  对于决定要考研的同学,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根据兴趣、实力、学校知名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等选择报考专业和学校,在这里我给大家提点相关专业方向选择的意见:选择喜欢的或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从事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如果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最好选报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有基础,可以节约更多时间弥补弱势学科。如果不喜欢本专业且感觉实力不强,那最好选报自己喜欢且竞争力小的专业。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做好计划认真备考
  下定决心考研,确定报考专业及学校,这就已经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着就是如何走完考研复习的这段路。尽管我的考验复习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但总体把握,细节分析,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这些我一样也没少。
  所谓总体上把握,就是根据自己所报专业的特点,明确哪些科目是强项,哪些是弱项,科学分配备考时间,合理把握考研进度。举个例子,我报的是本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相对好复习,英语、政治较弱,在复习时我就相对在英语、政治上多花时间,专业课上少花一些时间。在这里还要多说一点,从历年考研情况看,每年总分较高却因英语、政治单科不过线抱憾而归的同学不在少数,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面复习,均衡发展,不可出现偏科和顾此失彼的现象。
  细节分析,就是要在每一科目的复习中,都要坚持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不放过任何知识点,不留未垦荒地,不抱侥幸心理。有些同学在复习中存在幻想,认为某些知识点不重要,可能考不到,复习时不认真复习或不去复习,结果考场上后悔莫及。其实,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到,平时一定要做到细节处着手全面复习。循序渐进,逐渐提高,是说在备考中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操之过急,梦想一步登天,同时,也不能畏惧困难有意回避,停滞不前。有些同学在复习时总担心自己比别人慢,每当听到别人比自己多看几遍书时,心里不自觉地就产生恐惧和焦虑,好象自己已经是失败者。还有的同学在遇到困难时,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不自觉中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人为地制造了紧张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复习时讲速度,但只有复习多遍才能出效果;有的同学复习时讲效果,复习一遍用时较多但效果很好,所以学习方法是无优劣之分的。不同的方法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别人比自己多复习几遍而焦急,只要你感觉方法适合自己,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坚持到底就会成功。举个例子讲,我从准备考研到参加考试总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准备时间上看已经比许多人都晚了好几个月,而且当时我大学英语还未过六级,政治书一点没看,专业课也是大一学完后放置了三年,可以说一切都是新的。我根据自己的情况,首先明确了自己各科的分配时间和阶段性复习计划,将别人十几个月完成的三轮复习计划,压缩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循序渐进,踏实认真地复习,考试成绩最后证明了我的做法是明智的。

合理作息 张弛有度
考研周期一般是几个月,应该说时间是比较长的,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广大考研朋友,一定要注意合理用时,注意身体健康,以便自始至终用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备考中。有些同学将考研看得太重,心情非常紧张,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有时甚至出现失眠与焦虑。应该说一定的压力感和紧张度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度紧张将会适得其反,影响学习和健康。
给大家介绍一个物理小实验:两只相同的弹簧,一个长期处在绷紧的状态,一个处在绷紧与放松交替进行状态,一段时间后,前者的弹性明显不如后者。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如果长期处在疲劳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也会很快老化,只有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学生整天埋头书卷却最终考研落榜,有些同学看似未用太多时间学习却最终金榜题名的道理。
我不倡导“开夜车”。虽然仅三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我并未选择“开夜车”,我认为要在备考的长期复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必须保证良好的睡眠。一般我晚上11点准时休息,早上6点左右起床,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进行学习,效率特别高,所以一直到考研结束也未体会到别人的焦虑、劳累、痛苦等感觉。
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全面地复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枯燥单调的,而摆脱这种感觉的最好方法就是目标激励、学习兴趣以及在反复的学习中取得的成就感。其实,只要你足够认真地对待考研,成功没有多难。就看你敢不敢、够不够认真!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