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人民日报:考研报名人数下降 稍许降温是好事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从2007年开始,研究生报考人数就出现了下降的苗头。据统计,2008年的报考人数下降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在考研的问题上,社会正在逐渐回归理性。

  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递增将近20%,在校生规模由23万增加到110多万。规模的快速扩大在满足国民对学历教育渴望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跟风。

  考研的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想以学术为业的人,一类是想增加职业能力的人,后者现在可能更多一些。对于那些想以学术为业、为学术献身的人来说,即使就业市场发生了变化,他们一般也不会轻易改变个人选择。而那些想增加职业能力的人,会根据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来决定个人选择,一旦产出小于投入,他们便会选择他途。

  如今,用人单位的人才观越来越趋于务实,认为一些研究生并不见得“好用”,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预期。当付出的成本不见得能换来就业优势时,许多学生自然会冷静地做出抉择。

  所以,“降温”不妨看作是市场的杠杆在发生作用,市场的选择或许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

  考研“降温”,并不表明学历已经不重要了,更不是对“知识改变命运”信念的颠覆。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而言,出现某些波动的状况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心,更不必将某些微小的变化无限放大。

  从目前看,考研人数的变化幅度还在正常范围内。仅凭几个数据的变化,就作出诸如“学历失效”、“信念动摇”这样的断语,恐怕欠妥。尽管学历不一定能代表知识获取的程度,但通过学历条件遴选人才,还是非常重要的选拔机制。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知识拥有更高的附加值,甚至会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掌握知识并获取学历,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因此,从国家来说,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应该更着力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努力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从而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

  (熊庆年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本报记者汪晓东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