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整体退烧为何名校热度依旧? 不是选择是信仰
考名校,不是选择而是信仰;名校毕业证不只是就业的通行证,还是恋爱征婚的资本
资料图片:考研大军奔赴考场
近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公布了2008年报考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的报名情况。2008年全国共有214450名考生报考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减少7127名,降幅为3.2%。
这是继2007年之后,2008年报考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研人数再次减少。但是相比而言,北京的名校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报考人数过万人的北京高校有4所,分别是北京大学(20756人)、中国人民大学(17639人)、北京师范大学(13400人)、清华大学(11798人)。
数字看起来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这使得考生在考研时更为理性。但是,名校情结始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报考名校的人数总体不降反升,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再难也要考!”这是考生们庄严的誓师口号。
报考名校,不是选择而是信仰
报考名校,在很多考生眼里,不仅是一种世俗的选择,而是一种信仰。
李文是天津某高校大四学生,今年报考了北京大学2008年同专业的研究生。
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皮肤暗黄,脸上长了几个明显的痘痘。“熬夜熬的,报了北大后压力很大。”李文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从2007年3月到现在,李文为了购买到最可靠的考研资料,已经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往返至少30次。
“有时赶不回去,就在北大西门的小旅馆住,一个晚上60元。”李文坦言。
李文来自中部省份某小城,父亲是当地中学著名的高级教师。李文高中时期的成绩出类拔萃,模拟考试次次都是全年级第一,一直被当作考取清华、北大的重点对象来培养。
高考前夕,李文压力特别大,失眠、情绪暴躁,最后高考成绩和原来期望值相差很远,只好填报了这所并不出色的普通高校。李文父亲失望加生气,最后住院了。
“从入学第一天开始,父亲就对我说,不能在这一直待着,我们的梦想不能就这样算了。”李文无奈地说。
“要考就考最好的,你一定能上北大。”父亲常常在电话里对李文说。
李文在北大书店购买考研书籍时,认识了报考北大某理科院系的男生付晓。
“他和我不一样,已经提早修完了本科所有课程,从6月开始就在北大西门的出租平房里住着了,专职考研,平时就在北大里面蹭课。”李文说。
付晓来自西南某小镇,家境贫寒,他从小成绩出色,是小镇上有名的才子,可惜也因为种种原因,高考失利。
付晓家里给他的生活费一个月只有500元,租房就需要300元,于是除了忙复习考研之外,他还为一个小报写稿子,赚些稿费。
“其实,这样的艰苦,我们也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可是,因为高中未竟的梦想,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付晓扶扶鼻梁上颜色暗淡的眼镜说。
有时,在北京冬日带些昏黄的夕阳下,付晓匆匆经过北大古色古香的西门时,会停下来发呆。
“我从来没想过除了北大,我还会去什么学校。我从小就向往这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的信仰。”付晓动情地说。
名校读研,鲤鱼再一次跳龙门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再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这是很多学生的共识。
“我觉得,考研就是给我们这些高考考得不怎么样的学生一个机会。虽然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但如果去名校读了研究生,总能好一些。”王林说。
王林是北京某二流学校的大四学生,报考了北京某著名“211高校”同专业的研究生。据他自己说,现在所在的学校设备差,地方也小,转一圈就到头了。大学4年,他走遍了北京的著名高校。每去一个,内心就坚定了考研的愿望。
“一定得出去,我就跟山里的放牛娃似的,不能憋死在这儿。”王林一边把玩着一支上面镌着“王林,加油”字样的水笔,一边说。
王林说,这支水笔是他妈妈为了鼓励他考研,特意找一家水笔店量身定做的。单凭这一点,他也得好好准备。
周文本科也就读于天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我的本科母校的研究生,还不如北大清华的本科生。”从大一开始,他便下定决心要考北京的名校。
周文的考研经历很复杂,用他的话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坚持不懈考了3年,第一年竟然因为交通迟到了10分钟,严重影响了考试心态,因而第一轮笔试都没过。第二年,他好不容易到了面试,却因为感冒,影响了临场发挥。第三年终于如愿以偿。
“真的是希望通过考上名校来改变命运,研究生太多了,一般的学校人家也看不上眼。”谈及为何有勇气专职考研3年时,周文笑着说。
因为好不容易才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著名高校,因此,周文格外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每天,他都上网查学术讲座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偶有空闲,便去图书馆看专业相关书籍,以此来弥补和“土著”学生的差距。
“恋校族”:回母校镀金
2007年的热门词语除了“公司驻虫”之外,还有一个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那就是“恋校族”。这个族的基本特征是,毕业之后还喜欢住在学校里或者学校附近,工作闲暇还会经常回学校食堂吃饭、听讲座,和学生一起抢图书馆资源。
“我就是这样的恋校族。”曹舫说。曹舫毕业之后一直租住在母校附近的住宅小区,经常去学校里的超市买日用品,周末书市也常见她的身影。
曹舫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高校广告系本科,因为学校背景好,个人能力出色,毕业找工作时顺利进入了某著名广告公司。她的男朋友也是在广告公司工作结识的,两人收入丰厚,已经计划结婚。
但在这个关头,曹舫偷偷报考了母校的广告系专业,准备参加2008年研究生考试。
“虽然很多人反对我考研,但我自己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曹舫坦言,自己也并非是非名校不读,只是有种母校情结,加之对母校也比较熟悉,觉得考研相对容易一些。
杨东4年前从北京某著名高校本科毕业后,曾在某省会的一个大型房地产公司做董事长助理,后来他放弃了年薪30万元的工作,考回母校读研。
现在的杨东已经脱去阿曼尼的西服,扔掉KENZO的男用香水,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和普通学生一样,奔走在教室、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间。LV男式公文包是唯一可以证明他不凡经历的物件。
“一个原因是工作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另一个原因是社会纷繁复杂,让我越发想念象牙塔里的干净纯洁。两相合计,回母校读研是最好的。”杨东说。
杨东在工作满一年的时候,用挣的钱,在母校里租了一间小平房,开了一个小小的书吧,雇人打理,闲暇时自己坐在那里看书、喝茶。
“看到纯净的眼神,我深深觉得自己老了,疲倦了。我需要灯塔的指引,我想休憩,静静的。”杨东在他的博客里写道。
对于杨东、曹舫这样想读研镀金而本科学校又是数一数二的名牌学校的“恋校族”来说,考研回母校,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上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名校毕业证是社会资本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曾联合进行过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
著名BBS水木社区的鹊桥版经常因为某征婚或征友帖出现的“名校”字眼而版面泛滥,爆发大规模的讨论。
张女士是北京某国有企业科级干部,她的女儿是中学教师,已到适婚年龄。她坦言,在女儿婚姻问题上,女婿如果是名校出身,其他条件都可放宽。
“考研,是回炉重造的机会,是第二次高考,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它,那我们就得坚持。”林里说。
林里本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考入北京大学,现在在某省级政府机构工作。虽然不是“双北”出身,但双名校出身给林里带来了不少便利。
林里坦言,领导经常会把一些出国学习的机会给他,在看重他的能力的同时,希望他能发挥就读于名校的资源优势,引进更多人才。
“其实,在中国,拥有名校毕业证,就代表进入社会时,你有了更好的资本。”林里说。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考研持续降温的大环境中,名校的考研人数却是另一重天。(周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