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_[专题]图片新闻
新疆:十年来参加考研人数首次下降的原因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十年来参加考研人数首次下降

  ●研究生就业形势低于学生预期

  ●用人单位从重文凭转向重能力

  虽说这几日新疆的天气十分寒冷,但在各高校的一些教室里,还是挤满了前来复习的学生。12月18日,在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二楼的一间自习室里,1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超过一半的自习者埋

  头在书山题海中,他们都是备考研究生的学生,正在为2008年1月19日、20日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做着准备。

  大学毕业后再读研究生,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视为顺理成章的事。因此,自1997年起至今,新疆参加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但今年报考期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新疆报名参加考研的人数只有12480人,比去年减少了133人,这是自1997年以来,新疆首次考研人数下降。这其中透出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先就业最重要

  “考研说起来容易,付诸行动很难。”这是新疆大学一位姓张的考生的准确描述。她抱定考研的想法已有两个多月,但后来她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她告诉记者,当初抱定考研是想弥补高考时的遗憾,通过跨专业考研实现“转行”。当时,她参加了准备报考的大军。“当时正是7月份高温季节,学校大礼堂里800多人的座位挤得满满当当的,人们在里面像是在蒸笼里,几天下来,许多人都受不了了,开始了动摇,开始思考这种付出值不值得。随后的一个月里,我一直都在考与不考中挣扎。”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就是考研成功了,也不一定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也没必要去折腾父母的血汗钱。先就业最重要——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态。”与她一样,新疆农业大学一位姓陈的学生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放弃了考研,开始着手联系就业单位。与他们相类似的还有许多学生,记者在几所高校随机采访了10名明年毕业的学生,6人表示不会考研,要以找工作为重,其中2人还认为研究生就业也难,还不如现在就面对就业问题。总体看,目前高校学生对考研的热情已没有前几年高了。

  从1997年到今年,新疆考研人数一路上升。2004年新疆参加考研的学生有近万名,比上年增长40%;2005年,报考人数超过1.1万人;2006年达到了1.248万人;但今年却出现了报考人数下降的情况。以新疆大学为例,2007年报考新疆大学研究生的有2082人,而2008年只有1906人。新疆招生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早在去年,北京、广东等省市区考研人数就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到2008年考研,全国50%以上的省市区考研人数都下降,新疆出现考研“退烧”现象也在意料之中。

  考研成本过高

  就业“吃紧”导致放弃。近年来,无论是考研前期准备还是将来读研成本,都在增加,这是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成功的路不只是考研一条。”新疆大学一位姓王的学生这样说。据他讲,考研投入较多,比如说买考研资料、参加考研辅导班、报名费等;其次,面对目前日趋增大的就业压力,谁敢保证三年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压力会比现在的本科生小?这位学生放弃考研后,就把精力投入到报考英语六级证书上,用他的话说:“这是为找工作增加筹码。”

  新疆财经大学一位学生从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到11月放弃考研,一共花去1800多元。包括报各种辅导班的费用和资料费,以及为考研在暑假期间租房的费用。不少放弃了考研的学生认为,多数人考研究生其实就是为了增加一些找工作的机会,可是近年来研究生就业也不容易,有些专业跟本科生差不多。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就业。新疆大学明年毕业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已经在社会上跑了两三个月了,就是为了找份工作。从一开始的想找专业对口的岗位,到现在只要有人要、不管是否专业对口都行,经历了一次思想转变,让他认识到,研究生就业也很难的现实。他说:“当初考研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可是现在研究生整体就业形势也没有期望得那么好。我现在经常劝学弟学妹们,如果条件差不多就先签个工作,别考研了。”

  新疆教育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新疆有1040名研究生毕业,当年就业率达到了90.3%。2006年有1566名研究生毕业,就业率稍有下降,为88.33%。今年新疆共有2187名研究生毕业,截至8月3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1383人就业,就业率只有63.24%。教育厅有关人士介绍,四五年前,只要考上研究生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每到研究生毕业前,用人单位会主动到高校来要人。而现在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导致研究生数量增长,使社会对研究生需求渐趋饱和。加之用人单位开始从重文凭转向重能力,研究生就业形势变得严峻,促使一些学生更加理性地对待考研。

  社会环境的理性回归

  前年毕业于新疆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小秦进入一家单位后才发现,自己的两名大学本科同学竟然也和自己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因为这两位同学工作时间比自己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待遇还在自己之上,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再遇见学弟学妹时,他的现身说法就很有说服力。

  学生变得理性了,用人单位也变得理性了。四五年前,绝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情况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时,研究生会占上风,而企业也经常出现人才高消费情况。而近两年,很多时候,在同样的情况下,本科生开始占据上风,受到企业青睐,研究生实际上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乌鲁木齐市一家制造企业的人事主管就说:“过去我们公司比较看重人员学历,感觉高学历可以代表企业形象。高学历人员来了之后,企业有所受益,但也为此吃了一些亏。一些高学历人才只是把公司当成镀金的地方,公司投入很多经费来培养他们,可没过两年,一个个都走了,流动性非常高。”乌鲁木齐市家宝公司一位姓曹的负责人就认为,现在企业招人唯一需要认定的,就是他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如果能力相同,企业不会花更高的成本去招一个学历高的人。

  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处一位副处长分析认为,研究生自扩招以后就业率不如以前,研究生找工作的满意度大打折扣,使得考研一族不得不理性对待这个问题。其次,大家觉得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也是新疆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下降的一个原因。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渠道很多,考生不一定只通过全国统考报名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考生人数。而且,现在就业竞争激烈,使不少大学生作出先就业再适时考研的选择。面对这种情况,新疆一些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始了反思。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十一五”期间,研究生培养将严格控制在5%的增长幅度,特殊情况也不会超过10%。业内人士认为,研究生招生数额保持相对平衡,相应的报考人数也会保持平稳,考研将不会继续“升温”。(本报记者 王瑟)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