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为考研回学校上自习 蹭课已成为高校一景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当有一些大学生在为如何逃课冥思苦想时,有一群人却在为怎样“蹭课”费尽心机,他们不是本班学生,却听课最认真;他们很少逃课,却一分学费不缴;他们来去自由,却无奈地自称“打游击”……他们就是那群被称为高校“蹭课族”的人。随着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日期的逐渐临近,“蹭课族”成目前高校校园一景。

  为考研回校蹭课

  如果留意,许多大学,尤其是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们常常会发现在课堂上总有几张陌生的面孔,在仔细地听课、记笔记,其虚心程度丝毫不亚于正式学生,这就是混在学生中的“蹭课族”。他们之中,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为数不少,蹭课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考研。

  像其他学生一样,25岁的赵雷在结束上午的课后到学校食堂里就餐,可是他既不是这所大学里的老师,也不是这里的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来“蹭课”的。赵雷早已毕业,并且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了两年,只是工作这两年给了他许多触动,竞争的压力、技术的更新,使他萌发了考研的念头。他去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今年在一个认识的“学友”的建议下,混到这所大学开始“蹭课”,随在校大学生一起听课,先开始“蹭课”时,赵雷通常溜到教室的后排坐下,一下课就夹起书本走人,开始并不敢跟人交流。后来他慢慢发现,像他这样的“蹭课一族”不止他一个,“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提心吊胆的,怕被发现后给轰出去,时间长了以后,发现老师和学生都根本不当回事,我也想,反正偷学知识也没什么丢人的,自己也就慢慢踏实了,于是胆子大起来。不但听英语课,其他课也常去听。”目前一些大学基础设施为“蹭课族”提供了方便,赵雷说,有的公共课的大教室都能当礼堂了,为学生提供了宽裕的听课空间,不会发生为了抢座位而排斥自己的情况。

  赵雷告诉记者,因为有机会再次回到课堂,他听课和学习异常认真,效果还不错,专业知识经老师一讲,理解了不少,考研的把握更大些了。“听课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在正式考试的时候,不可能是课本上的原题,只有多听听课,才可以把握老师出题的意图。”因为有“蹭课”的经历,赵雷深感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他发现,有些在校生听课根本不用心,有看小说打发时间的,有在课堂上睡觉的,甚至还有在教室里谈恋爱的。“有时看到他们逃课空下的座位心里感觉很复杂,我多想名正言顺地坐在教室里啊,可是也正因为是偷学,所以我特别珍惜每一次机会。”

  睁一眼闭一眼对待“蹭课族”

  对于考研族的“蹭课”现象,身处校园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学生认为,他们不缴学费,来了又占用教学资源,有时还分散大家听课的注意力,应该清除。事实上,学校出于教学管理等原因对申请旁听是有严格规定的,北京大学一位老师就明确地告诉记者,尽管学校有相关规定,没有学籍的学生进入课堂听课应该到学院办理相关手续,交纳一定的费用,交纳学费是申请旁听的必要程序,可是“学校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何况也管不过来”。

  有些前来蹭课的学生也有过吃“闭门羹”的情况,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她上课时经常遇到校内或者校外来上课的考生,一般这些人都来得早,许多人还在教室的最前排坐下,有一次甚至前面两排座位上几乎都是“陌生面孔”,授课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涉后,把他们请出了教室。但这属于非常少见的情况,很多时候,老师都默许他们的这种行为。

  调查发现,“蹭课”现象主要集中在语言类、经济类、法律类、中文、哲学等课程,尽管这些热门专业的课堂人满为患,可是高校对“蹭课”这一求学的群体显现出包容的态度,高校里的“正规军”和“蹭课族”倒也相安无事。甚至有些大学生表示很钦佩“蹭课一族”,北京大学的学生小刘就说,这些人通常坐在教室角落,不会影响课堂进度,“他们的踏实和认真值得肯定,甚至比有些在校学生上课还要认真,从来不会干扰正常教学秩序,我们有时还会被他们专心听讲的态度所感染,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北大法律系的一位讲师说,以前来旁听的人就那么几个,现在有好些社会人士都想考法律系的研究生或参加司法考试,经常会发生许多来听课的不是本校学生的情况,他表示只要这些人遵守课堂秩序,他本人是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都是为了求学,也不容易,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

  高校需要建立旁听制度?

  每到年底时,考研一族便会盯上这块“免费的教学资源”,记者了解到,“蹭课”现象在国外的高校中也并不罕见,而许多国家也已经有了完整的旁听制度,像日本,就有相对完善的旁听生制度。比如日本的东洋大学、国立大学,校外人员需要先申请,授课老师同意后就可以旁听。当然,如果想得学分的话就交旁听费用,费用不高,几乎是象征性的。而欧美等国高等教育比较复杂,高校中既有公学,也有私学,所以对旁听的规定各不相同。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关于旁听的制度并没有统一规定,在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中都只是只言片语,只有几所大学的规定细一些:如果校外学生要旁听,需要按照规定向学校申请,还要经过审核、交费、办手续等环节,可是在落实上并不完善,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周宏老师认为,一些高校应该带头重视这个问题,健全相关制度,在保证本校学生充分享有教育权利的前提下,尽量多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但是,他说:“我认为,高校要更好地发展,应该完善校外人员的旁听制度,可是目前来说,要想建立相对完整的制度,中国高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