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培养全面人才 建议研究生应当读5种书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笔者从带研究生的实际体会看,学生们的专业书看得多,尤其单位强调学生发表SCI文章,他们除了与发表文章有关的专业刊物外,对于别的书就不太关心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很可能在人文哲学方面有天然的缺失,对于问题的分析可能就只从技术入手,不能培养全才,到了工作岗位可能难以适应,因此,我们建议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
    
    至于青年学生该读什么书,从胡适、鲁迅的时代有多次提到过。1920年,胡适博士开列了《诗经》、《论衡》等古籍31种,是要求中学生阅读的;1923年,胡博士应清华大学学生之请,开列“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录曹雪芹《红楼梦》等图书约190种;1925年,顾颉刚开列了包含有14种书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书目,含《山海经》等。 1930年,鲁迅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12种,含《世说新语》等。单从上述提到的书目看,其中当时对高中生所列出的名目,恐怕现在的博士生也未必知道。现在要求我们的研究生来读,可能不太现实了。
    
    笔者才学疏浅,所读的书多涉及皮毛。但从广泛涉猎的经验和体会看,有5种书是现在的研究生应当要读的,至少应当略知皮毛:一曰史,二曰诗,三曰哲,四曰地,五曰博。
    
    历史是记载过去发生了什么的,当然其中有些当事人不在了,是史家想象去补充的。如项羽死时吟的诗“力拨山兮气盖世”和“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样悲壮的诗歌是谁帮他记下来的呢?因为当时大部分将士死的死亡的亡,即使有侥幸活着的,当时四面楚歌,人人自危,还有闲心思去记霸王的诗么?一定是太史公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而已。然而,毕竟大部分的历史是有其事的,读它的好处是什么呢?读史可以明鉴,可以明智而已;孔子治春秋,乱臣贼子惧。你一定想知道他们惧什么,所以必须读史。
    
    诗是语言的精华,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不惊人誓不休,古人追求的就是想把最绝的最优美的语言留给后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真城市田园诗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多么甜蜜辛酸的浪漫故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钢铁般的意志。中国从春秋开始,诗便有了。概括起来,沿着历史的轨迹,大约为诗经(四字为主),汉赋(四字为主),唐诗(五字,七字),宋词(多字数),元曲(多字数),明清的诗歌优美的少了,而以小说为主了。可以说是字数越来越多,水分也就越来越多了。读诗,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要晓得诗人当时的心境。他很烦的时候写出的东西,你就不能嬉皮笑脸地读;他很悲壮,你不懂历史,不懂他是谁,是怎么也不理解诗的。现在人读诗,增长你的学识而已,高一点的要求便是陶冶情操,在这个世俗的世界看出一点不同来。
    
    哲,哲学,关于人生的学问,正是有这么多的道理,有人将哲学比喻为科学的科学。要读懂哲学,首先是学问要大,数理化天地生,不懂基本的生命过程和逻辑思维的程序,成为大哲学家是不可能的。哲学非一般人能够懂也。白马非马,绕半天口舌不知人家说什么。儒家经典,道家学说,佛家超脱,也是大大的学问,不可以不知道。哲才是真正使人明理的,人要不断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拼命地工作?为什么贪心这么大?哲学中最有用是逻辑,做什么事总得有些道理,有些效益,有些顺序。许多人或者是不考虑这些的。物极必反,水至清则无鱼,多么深刻的道理。儒道佛,各有各的特点,一个人三者都涉猎一些,具备一些儒者的实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道家的清净(无为而治),佛家的善良(连蚂蚁也不忍心踩死),则处世处事不惊、不愤、不喜也。不以物喜,不以物忧,如此心境,非炼狱多年不可以为也。
    
    地,即地理学。古代人的人生追求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后者秀才的做法多少是有些自吹自擂的,不出门知道的仅是一些死的知识而已,容易上那些不负责任的文人的当。如小说野史之类,那是作者杜撰的。“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是不足信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世界是很精彩的,你必须去过、见过、经历过才能有发言权。明朝的徐霞客的追求是看遍全国的名山大川,现在交通发达了,行万里路只是去一趟美国,但是,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地球从哪里来?地球上有什么?人为什么有黑白?地球怎么工作?没有地理的知识,不亲自去实践,是永远糊里糊涂的。
    
    博学,或者科学,指近代的自然科学,是数理化天地生的总合。当然,社会科学也是学问,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科学是要假设的,有证据的,有检验的。实际上,现代的学问是越做细了,实际上能够知道大概枝节是清楚的,比如人思维与计算的基础是什么(数学)?物质怎样组成?怎样运动?(物理学)物质怎样组织在一起的?(化学)能量哪里来,天空上有什么?(天文学)地上有什么?哪里来,怎样变化?(地学)生命是怎样由分子组成生命的?怎样遗传?人类出现以后生物演化走向哪里去?(生物学)。
    
    围绕着上述纯自然科学,科学家们是不遗余力地钻研的。一些钻研出来的学问是用途极大的,如电子计算机是数学家的贡献,原子弹是物理学家的贡献,化纤服装是化学家的贡献,人类航天是天文学家的贡献,地图是地学家的贡献,转基因食物是生物学家的贡献。当然,贡献之外,都是有副作用的,原子弹和转基因的危害是足以令这个精彩的世界顷刻间完蛋,不能不引起我们担忧。当然,人类一时半会还完不了,科学家们依然在制造学问,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会越来越清楚。但是,时间无限,空间无限,因此,学问也是无限的。懂一些科学是最基本的,尤其对于现代人。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