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复习指导_政治
马哲大纲深度解析及复习建议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当考研学生面临千军万马竞争之惨烈、独木桥行走之艰难的景象时,当考研学生呕心沥血描绘自己美好未来的画面时,当考研学生履经考研征程中的痛苦时,当考研学生徘徊于上辅导班的路途时……我们不能够否认,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个心中最真的梦。考生对考研的热衷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和美好生活状态的憧憬下,考研变得势在必行。

  研究生生活在每个考生备考的过程中也在考生的头脑中描绘着。可是如何才能和研究生牵手,展开梦想中的研究生生活,这需要考生关注考研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同样也是决定他能否成功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马哲”)是考生在考研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科,它是决定考生考研成功的基石。对马哲的复习如果不过关,那么考研成功和考生失之交臂的可能性是十有八九的。众所周知,马哲在考研政治所占的分值是最大的,约22分。马哲讲述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这是区别于其他政治科目的显著特征。它主要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灵活性较强,难度系数较大。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必须把重点放在对原理的理解上,培养运用原理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简单地记忆、背诵。下面从马哲学科的内容概述、新增知识点的分析上对08年大纲进行深度解析。

  一、马哲学科内容概述

  马哲的考查内容共分七章,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七章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部分 绪论 也就是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在考研中题量少,分值低,一般出选择题,从未出过分析题。本章的复习重点是“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等。这一章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给出了理解全部哲学理论体系的一条基本理论线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以及基本的哲学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而奠定了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练习题目的切入点。

  第二部分 “唯物论” 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章近几年来一般出选择题,而且同一知识点重复出题,没有出过分析题,但也不排除出分析题的可能性。在分析题复习方面,要注意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个知识点。本章的重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意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含义及基本特征”、“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考生在复习实践的本质含义及其主客体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这个角度来理解,在复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时,要注意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另外,本章历年真题的命题素材通常采取本章内的基本概念、哲理名言、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多收集一些这里名言或当前流行的哲学观点,加以辨别归纳。

  第三部分 “辩证法” 即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这一章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真可谓是“题窝”,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更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本章复习的重点主要有“普遍联系原理”、“发展的过程性”、“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本章命题内容的特点表现在:主要以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为内容,在各种类型题中都出现过;本章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命题的习惯;本章中“对立统一规律”一节是历年考题所占分值比重最多的一节。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运用本章的重要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如“构建和谐社会”与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分析,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等,培养自己分析材料以及正确答题的思维模式。

  第四部分 “认识论” 即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章中,历年试题主要考核考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故本章历年来年年必有题,并且多数命制主观题。本章的重点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及意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意义”、“价值、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抽象与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认识论部分可扮演“理论重点”和“命题热点”兼于一身的重要角色。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着重复习本章。08年大纲中本章没有新增知识点。

  第五部分 “唯物史观” 由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同组成。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重头戏。唯物史观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第五章),本章历年来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章,也极容易出大题,本章的重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的实践本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主体的作用(第六章),本章的重点有:“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科技革命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本章在历届考研中出过选择题、辨析题和分析题,题量少,但是理论内容也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所以出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大,考生仍然应该注意。

  唯物史观在第七章主要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特别是“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被概括得高屋建瓴,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理论制高点。本章的复习重点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章一般为选择题和辨析题,命题素材也多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来综合命题。考生不能排除命制答题的可能性。

  二、新增知识点的分析

  与2007年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相比,08年大纲对此部分的变动共有三处。针对每处的具体解析如下:

  第一处:在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的本质”改为了“实践的本质含义”。

  分析:实践的本质是2006年《大纲》的新增考点,曾在2006年多选题第17题中出现,在2007 考研中仍然是重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又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它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性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08年《大纲》把此知识点改为“实践的本质含义”,强调了实践本质内涵的重要性,要求考生在08年的考研复习中加深对实践本质的理解,在了解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实践以及和其有关联的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
 第二处:在第五章第一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中新增加了知识点“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分析:(一)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概念。社会有机体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因而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跨层次性的、整体性的范畴。概而言之,所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真正揭示了对社会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对社会有机体的理解应该包括:

  (1)社会有机体形成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三种生产(物质、精神和人自身)的统一。

  社会有机体的方法论意义:

  (1)社会有机体是全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总体性范畴,既是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综合展现,又是对其所作的高度抽象。它具有指导我们由抽象到具体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的阐明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

  (2)把社会看作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有机体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3)在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四位一体”的新布局、协调发展的“五个统筹”的新思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的新理念,都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二)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要分别对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概念、内容、功能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理解和掌握,还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贯通。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三大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由此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的基本原理的阐发,就是对其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具体展开。

 

  第三处:在第六章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中,新增了知识点“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一)交往的含义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互动),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二)交往的形式

  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物质交往(物质生产中的合作分工)和精神交往(知识、经验、技能、观念)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此外,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交往形式进行划分,如根据交往领域的不同,划分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思想文化交往等。

  (三)交往的意义

  (1)马克思交往概念作为一个描述人的存在方式的整体性哲学范畴,不仅在其唯物史观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而且对科学地理解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发展以及社会历史演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客观观照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群体、阶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正确把握当代全球化实践的本质、动因和发展趋势,辩证剖析现时代种种交往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哲学理念。

  (3)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所有制形式、分配体制、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社会结构等交往形式上出现的新现象,全球化时代人的应然和实然的存在状态有着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4)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在相应领域中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5)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无不是依赖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人类正是依赖同代人异地交往和不同代人代际交往才能把科学文化传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充实自己,使自身得到发展。

  研究生的备考和复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是看考生能否在复习的各个阶段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真正在短时间内抓住考研政治各部分中的重点、难点和常考点,对历年真题的命题方向和规律也有清晰的把握,同时能够很好地利用考研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有效的工具和手段,经由对工具的使用,进而改变自己的复习策略和方案。而在考研政治中,马哲部分无疑是重中之重,考生一定不能轻视。如若把握了考研过程中的每一个必须注意的环节和细节,研究生的生活一定在等待着您用双手去经营。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