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研究生就读人数呈快速增长之势;又因文科具有设置专业"热门"、评判标准"软性"等缘由,扩招压力更多地落在了文科学位点上。
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不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逆向选择"行为将不可避免。目前,个别高校已开始实施"学位获取与论文发表脱钩"的"新政",虽不能将此与逆向选择行为等同视之,但由此引发的诸多"反差"现象须从学理视角作一番探究与思考:如研究型大学取向与研究生不善研究的反差,平时不习文与毕业出好文的反差,容许圈内认定与不愿圈外认同的反差等等,这些反差现象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和有效治理,滑坡中的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将一无阻挡地加速下滑。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学位与论文"脱钩" 学理 反差 思考
作者简介:
顾纪生(1957-),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证券、经济管理、科教管理等,近两年发表论文50篇。
年初,上海某知名高校首开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学位与论文脱钩"的先河[1],南京某综合性高校随之"跟进",全国其它高校边"观望"边暗中再降论文要求,一时间文科研究生论文"零发表"照获学位将由"个体行为"蔓延成"群体之势"。至此,硕士生质量评估体系将更显无序与混乱:一边是三年制"大硕"和两年制"小硕"共存,另一边则是论文"有发表"和论作"零发表"并处。笔者作为研习财经学科20余年的"老"研究生,虽无意也无力对非文科类研究生的"脱钩"之事说三道四,但对推出如此"新政",仍然先感震惊,而后迷茫,最后竟生出些许寒颤。笔者虽对财经类研究生中的个别专业或个别学生适当放宽发表要求并不完全反对,但无论从背负"纯文科"发展使命还是就刻有"大文科"烙印的经济管理学科来说,在目前状态下贸然整体"脱钩",说轻了是对文科学术规律的不尊重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变相调降,说重了是非科学发展观在高教界的又一例证或者是异化的"利益之手"对文科教育规律的又一次公然挑战!
本文就文科研究生论文发表能否或应该与其硕士学位"脱钩"展开探讨,首先站立于反映学术研究规律的"学理"视角来进行审视:
学理之一,办学有办学之规,任何迎合利益之需而悖学理之规的做法,与科学教育观不符。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文科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如不严把质量关,非但会自毁文科学科声誉,更会滋生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劣质化"倾向;而一个以"粗放"方式来大批量"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高教体制非但会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更严重的是会使经济推动力、民族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流失"殆尽。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包括硕士、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招生规模以每年平均27%的速度递增: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2003年为26.9万人,2004年达32.6万,2005年增至36.7万,2006年则逾40万。"[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非但超高速增长,而且专业构成即文科生与理科生的"配比"也渐露失衡倾向。由于文科生收费与理科生基本相同而成本"投入"相差悬殊即前者的"边际产出率"较高,又由于文科生因培养方式"简单"而容易使学制变得富有"弹性",某些高校还出于研究生部"升格"为研究生院所需的"人数"容易快速达到且不受实验条件等"硬件"制约的考虑,故各校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事实上更青睐于文科研究生的扩招。在专业结构日趋"轻型化"的情状下,以降低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代价的"轻质化"便水到渠成。
学理之二,学术有学术之规,任何过多地将学科分割为"形象思维学科"(文科)与"逻辑思维学科"(理科)而分而"研"之的做法,与学术发展规律不符。即便研究生不以研究为"天职",至少也应带有研究的"胎记",而目前的硕士生教育,本身就因学制缩短三分之一(由3年渐缩为2.5年和2年)而造成时间投入相对有限的"先天"不足,现又在划清文科生与理科生"楚河汉界"的基础上对之实施"后天"的分而"治"之--文科生可以零发表获取学位而理工科暂无此种"便利"(至少至今未有理工类学校如此申明),则学术"分野"将更趋严重,而这在科学、人文和艺术类学科日趋交融的学术背景下显得十分不和谐。事实上,正如人类社会在不断追求和谐状态一样,整个学术体系也需要交融发展。关于学科发展或研究趋势的规律问题,两位学术大师的感悟不能不引起重视:杨振宁在一场名为《怎样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学术)创新有爱因斯坦、杜甫、比尔•盖茨和任天堂4种。近年来,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不利于创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现代物理学家竟然推崇古代诗人杜甫,至少表明一点:人文学科与整个学科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遵循着相同的治学或研究规律。钱学森则在接受温家宝总理探望后以其自身经历谈及学术研究规律:"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感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4]。
学理之三,为文有为文之规,任何漠视创新型论作(一般都能发表)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做法,与文科的撰文规律不符。文科生培养任务具双重性,这决定其质量保证体系富独特性。文科生培养的"一重特性"与理工类学生一样,研究生要担负起本学科生命力传承和发展力提升的重任;"二重特性"虽不能说其它学科没有,但主要由文科研究生来体现并承继,即文科研究生更多地历史地甚至"天然地"要担负起大学精神的塑造职能、国民人文素质的培育职能和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职能。从这一意义上讲,文科生培养不仅关乎其本人和学校,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即文科研究生较之于理科研究生,不仅其培养责任更为重大,纵然从培养难度视角看也不见得比理科学生来得"容易"。文科与理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文科很难如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反复做可控的实验,亦即后者面对的是客观实体,而前者面对的更多地是人的思想、行为及其演变规律。因此,即使"人性"相同,西方国家所研究出的原理、规律被"证实"在彼时彼地有效,但因无法"重复实验"而在此时此地不一定同样有效。这既说明了文科学术的复杂性,又为文科生应坚持与理科生同样甚至更高的学术标准给出了诠释。同时,无论从文科学术规律还是研究生培养规律看,论文撰写与发表对文科生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有人认为理科生论文比文科生论文更有学术价值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文科生的"专技"是什么?前人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笔者归结为"以文为本",原因在于人类新思想、新文化的创新"成果"大多或全部要凭藉论著等做"载体"来反映和传播,虽然在信息业发达的今天口头传播日趋重要,但论著传播的覆盖面、持久性和影响力仍大大超过口头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是基于论文形式的"理论发现",也可以是基于操作方案的"技术发明",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独立存在;而人文社会科学则要求"合二为一",即论文撰写过程既是"思想创新"的实施也是"操作技能"的展现过程,"妙笔著妙文"不仅要有深邃的思想、创新的见地和独到的观点,同时还得有缜密的逻辑、准确的论证甚至生动的文笔。换言之,撰文的过程其实是将思维的"内在性"和写作的"外在化"高度融合的过程,正如笔者一直用如下五句话来与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共勉:写文章时"观察问题要有目光如矩的洞察力,提出问题要有一语中的的凝练力,分析问题要有入木三分的穿透力,考证问题要有大海捞针的探究力,作结问题要有掷地有声的感染力",而如此"五力"的培养过程其实是将"用脑研究"与"用手操作"高度融合和反复优化的过程,文科的无穷魅力和独特价值也许正在于此。所以,如果不将文科研究生的论文视作"思维之花"而当作"智慧+技能之果"的话,降低或放松文科研究生的论文要求,实质上是在否认文科学科的特有形成规律与学术论文独特的功能价值。
既然文科研究生撰写并发表学术性文章如此重要,既然有人无视这一切而偏要实施"零发表"也能获取学位的"新政",两者在逻辑上和行为上如此矛盾和对立,必然在其培养过程中引发出诸多甚不正常的现象。在认清学理轮廓的基础上,有必要就如下一些凸显的"反差"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
思考之一,办"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不善研究"的反差。前不久,武书连等人发布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称,名列前100位的中国大学都是研究型或研教、教研结合型大学:前者有36所,其中研究1型18所,研究2型18所;后者有64所,其中研教结合型60所,教研结合型4所。[5]这似乎在昭告天下,中国的知名高校已全部属研究型至少也是研究导向型高校。真实情形真是这样吗?稍作简单的逻辑推论便可得知,研究生特别是文科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日趋缺失,无疑会使这一结论成为无源之水。一所高校如果真是研究型大学,便要调动起两类研究"主体"的力量:一是教职员工的研究力量,二是庞大的博、硕士生群体的力量;而在研究生中,文科研究生又是相对占比大、出成果较为"容易"的生力军,而文科的研究"成果"大多要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出现。这样,如若承认这100所高校真是(至少真属)研究型大学的话,同义语是说这些高校的文科研究生无论是发文总数还是人均数量均会十分"理想",何以存在"零发表"也可拿学位的窘境怪象?何有靠"脱钩新政"来"恩赐"学位之现实需要?事实上,当今的文科研究生,虽仍有"孤灯伴形只,青丝染白霜"的孜孜研究者,仍有以"思想家""理论家"为最高追求的学术"信徒",但也充斥着不愿研究、不屑研究、不会研究甚至作假研究之人,其主要表现是:一是志向缺失,把"为文"当作一己私事,没有把"铁肩担道义"作为文科生应有的价值取向;二是思想贫乏,缺失必要的质疑和探微精神;三是难耐寂寞,即物欲横流的市侩之气与网络世界的娱乐化倾向"共振"的结果,使文科研究生难安平静书桌;四是被动"受学"而非主动"攻读",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教我学和你考我答的本科式教学方式;五是自降要求,不少文科生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视若至理,等等。至此,悖论赫然出现:一边是研究型大学越办越多,一边是戴有研究"桂冠"但不善研究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一边是文科研究生毕业论文越来越"洋"和篇幅越来越厚,一边是汉语表达中错别字越来越多和得以发表的文章(不一定是论文)越来越少。如若继续任此趋势蔓延,甭说研究型大学地位不保,纵然"大学"称谓也将愧对!
思考之二,"平时"不习文与"毕业"出好文的反差。那几所欲开"脱钩"先河的高校,也许尚未完全忘却作文撰稿作为文科研究生"看家本领"的独特重要性,故一边"含笑"宣布零发表也可获硕士学位,一边"严肃"声称"毕业论文务必达到较高水准",似乎"新政"制定者的"两面性"来源于治学作文规律的两元性。笔者认为,从大处讲,这是有违学习、研究规律的自欺欺人之举,从小处讲,这是有悖好文形成规律的无知低级藉口。一方面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坚持不懈的坚强毅力,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积累,需要举一反三的不断思考,一句话,必须遵循"厚积"才能"薄发"的治学规律--一介普通战士尚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作战规律,难道一些专家型决策者真的不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白发换得锦文出"等治学为文之道吗?另一方面,作文规律较之于治学规律也有自身特点,它不仅要求多积累,而且需要多练笔!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小学生每周一文的写作虽有诸多不同,但就善观察、勤思考特别是多练笔这一角度讲,两者完全一样。换言之,研究生要写出高水准的毕业论文,前提之一是平时必然要有多篇较高水准的"习作"作为铺垫和"底气",在不断练笔过程中反复琢磨作文之道与好文之诀,积若干年、诸多篇写作心得之大成,最终才能写出真正富有水准的毕业论文,否则,"三年不学步,一朝地上飞"是绝不符合古今中外撰文规律的。也就是说,假如习作者度过了"初时较为稚嫩,中期瑕疵互见,最终渐趋成熟"之完整环节,其文章的公开发表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说,平时可以"零发表"、只要毕业时写出优秀论文同样可拿学位的说法,说"蒙"了是在为文科研究生自降标准寻找藉口,说"穿"了是决策者不懂教育规律至少不懂文科撰文之道而偶露出的一截"尾巴"!
思考之三,容许"圈内"认定与不愿"圈外"认同的反差。力主"脱钩新政"的另一个"有力"论据是:如将文科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取"挂钩",实际上是将学术评审权由高校专家"让渡给"普通编辑,这既是放弃学术自主权的表现,又容易在学风不正的情形下给期刊编辑提供"权利寻租"的便利。诚然,此种论调并非一无是处:部分学术期刊确实存在受经济利益驱动、不顾论文学术水准而靠直接或变相出卖"版面"来择稿用之的道德问题,也会发生有的编辑学术水准不佳、缺乏学术慧眼的水平问题,还有学术期刊容量相对有限、难以安排由文科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带来的无法将上乘之作悉数发表的"瓶颈"制约问题,但总体上看,大多数学刊的大多数编辑还是既讲职业操守、又富学术水准之人。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争取最高质量论文独家发表,短期看虽是学术道德之所需,长期看则是一个学刊生命力会否持久、最终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命门"所在;特别在刊号资源十分稀缺、刊物发行量有权威机构认定、一旦淘汰出局难以"复生"的情形下尤其如此,故将学刊编辑整体上看成既失道德修养又失学术水准之人既非客观亦无必要。笔者认为,引入学刊编辑等"圈外"人士(大部分是学者中人)来对研究生论文质量辅助把关,比只由圈内少数人士主观定夺来得客观:一是因为毕业论文的评审圈目前有越来越小之势,除指导教师本人"把关"外,其他评审者一般由导师在身边的小圈内择定,既容易导致学术上"近亲繁殖",同样存在不看"文"面看"人"面的道德偏向问题;二是因为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试想,毕业论文"一文定终身"的潜规则变为明规则后,如发生学生毕业论文中的观点可能与导师相左的情形,他还会去冒论文被导师或圈内人"枪毙"之险去进行"大无畏式"的学术创新吗?三是"圈内人"与"圈外人"学术信息的不对称也可能导致论文选题"炒冷饭"或"走偏锋"现象。从笔者多年来与学刊编辑的交往看,虽然高校导师在某一专业某一课题上研究得较深,但从把握选题新旧度、观点异同性、文章反响力等能力方面看学刊编辑要远胜于高校教师。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共同把关,既可消除一文定终身之弊,又可符合社会分工协作的原则;至于学生人数多学刊数量少的矛盾,其实可以通过将核心刊物发表改为所有理论报刊发表均可的方法来予以解决。
思考之四,本科生"学术化"与研究生"应用化"的反差。毋庸置疑,学术源于实际,理论反哺应用,故科学的人才结构应是"金字塔"式结构:即"塔底"的大众化教育应以传授应用型知识和技能为主,对象则是专、本科生;"塔顶"的精英化教育应以追求理论创新和知识创造为主,对象则是博、硕士生;对前者可适当降低学术要求,对后者则不能过于强求应用倾向。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教人才结构呈"倒置"倾向,即对本科生越来越重视学术要求,而对研究生越来越强调应用技能。以笔者所在的商学院为例,本科生的学术化倾向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理论味太浓,冠以"学"、"论"和"分析"字样的课程占了大多数;二是每门课程采用的教材"书卷气"十足,应用导向型甚少,任课教师囿于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往往侧重于学术理论的传授;三是对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相对较高(尽管大多是形式上的),一般要安排一学期时间来撰写毕业论文,还要求学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反观研究生教学则有应用化倾向:一则表现为教材选用偏向应用性,教师授课被要求更多地"联系实际";二则表现为出于就业考虑为研究生各类技能"考级"给予最大方便和支持,实践时间安排也较多(既有专业实践又有教学实践);三则表现为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弹性"缩短,理论上有一年时间实际上只有半年。本科生的学术化与研究生的应用化倾向必然带来悖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研究生大多属"本六"、"本七"的延伸产品;由于研究生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比本科生长不了多少,但其学术创新、理论深度及应用价值的要求在形式上又"很高",背离的结果必是大量"形式完美、内容空虚"的毕业论文被炮制出来。笔者主张文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有论作发表(可以是真正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是理论性文章)要求,既是出于将研究生同本科生有效区别之现实所需,也是考虑到研究生必须坚持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的功能定位--既然文科研究生生在毕业论文的理论体系上难有燎原成势的整体创新,还不如从发表各类文章开始进行一点一滴式的学术创新。
思考之五,文科学位点"少"与每个点上人"满"为患的反差。文科学位点的不足可由相关数据证实:"截止200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12个学科门类中,仅工学一个门类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就有500个,而所有文科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点加起来总共才406个,而'大理科'所包含的四个学科门类(包括理学、工学、医学和农学,军事学未计入)的博士点总数则高达1097个"[6][7]。尽管文科学位点偏少,但由于需求太旺,事实上每个学位点上已呈人满为患之势,只得使文科研究生变相处于放羊式"培养"的失控状态,尤其是近几年年均近30%的递增人数大多落在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学等热门专业上,更使其培养质量急速下滑,主要表现有:一是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十个杯子三个盖"现象比比皆是,要导师去悉心指导学生一一发表论文渐成奢望;二是导师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导师连年没有象样的论文发表,凭什么去要求学生发表?三是文科属"软科学",研究生学制由3年缩为2.5年再缩为2年,首当其冲的大多是文科专业,短促的培养时间怎有供学生"雕琢"论文来发表的可能?四是高校文科研究生毕业后的"自我消化"倾向越演越烈,近年来文科研究生的撰文水平明显"退化"后,新闻、出版和党政机关的需求量已开始明显下降,但这并没有遏制住其培养质量的继续下滑,因为高校之间相互录用毕业生暗中遵循互不计较论文发表的"潜规则"。可见,高校既是文科生学术质量率先下降的始作俑者,也必成紧随其后的苦果吞咽者。
思考之六,"考试型"录取与"论文型"毕业的反差。目前国内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言概之,便是"始于考试,终于论文"。如果将招考比作采购备料、毕业比作大餐展示的话,中间的烹饪过程则几无反映(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除外),理工科学生尚可学得"薄技"在身,但文科生若没有文章发表,则很难评判其学术功底,即烹饪者在捧出"大餐"之前有无"小餐"经验之积累显得不可或缺,换言之,如若没有小餐 "量的积累"(习作练笔),何来大餐"质的飞跃"(毕业论文)?研究生教育要培养有研究能力、特别是学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自然要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有科研潜力的学生,但在现行招考制度下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试卷上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与学术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研究能力",两者的差距实在太大,以致多所名校的研究生院负责人如此作评[8]:"除了中国以外,我没有听说还有哪个国家的研究生是通过考试选拔的";"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实际上还等同于本科生的选拔模式,停留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上";"考来考去变成了外语考试,选拔研究生不是在专业的实际研究能力上衡量,而是在外语上做取舍";"在研究生里有个说法,不管考哪个学校,只要你坚持连考几年,最后80%能考上,尤其是文科,但入学后,导师发现他只会考试,科研能力却很不强",这事实上也成了已有清华、北大教授拒招硕士生的隐衷所在!如果说,考虑到其它制约因素尚不能在"事前"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很好把关的话,那"事中"的唯一补救办法便是在培养过程中对其赋予一定的发表要求等约束措施,"事后"再对毕业论文予以严格评审和稽查。
思考之七,学位论文"八股化"与社会发表"血肉化"的反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全面"入世"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教育国际化也被高度重视;但我国虽未引入国外教育界"publish or perish"的学术理念,却几乎全盘"复制"了其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如英国式文科研究生"规范的"学位论文必须包括如下六个部分:(1)前言;(2)文献回顾;(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分析或讨论;(6)结论或总结。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9]一书中,更是将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并相应标注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1)目录;(2)内容提要;(3)前言(占10%);(4)文献回顾(占20%);(5)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占15%);(6)研究的实施过程(占15%);(7)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占20%);(8)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占10%);(9)总结与结论(占10%);(10)参考文献;(11)附录。笔者无意在此评论我国文科研究生完全复制此"洋八股"论文模式是否科学和必需的问题,但须指出的是,作为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如在本国的学术刊物上充斥着用此模式"刻制"出来的清一色"八股文",必是前愧先哲后愧读者。笔者并不反对用此"套路"来撰写学位论文,但并不主张将其照搬到非学位类论文的撰写过程之中,换言之,用来获取学位的论文与可供报刊发表的论文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较重形式完美,后者更重实质内容;前者着力冷冰冰的格式程序,后者讲求有血有肉的观点创新。也就是说,对一个文科研究生而言,即使他能写出较为"完美"的学位论文,也不一定能写出可供报刊发表的真正"优秀的"理论文章,两者不能互为替代。既此,现保留且强化学位论文的地位却淡化甚至排斥社会发表型论作的功用,本身便是有悖研究生作为"准学者"内在要求的事情。
文科研究生究竟应该如何来培养才能"使人民满意和符合社会需要"?这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篇刚刚破题且尚未真正切入的大文章。笔者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就国内的商学教学与改革作过一定的思考[10],但"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只有科教界同仁共同来关注和探讨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才能给潜行中的"脱钩新政"是否符合教育、治学乃至撰文规律,给出一个孰是孰非的基本评判。
参考文献:
[1]龚瑜.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N].中国青年报,2005-11-22
[2]王兆鹏.教育部:06年硕士招生34.4万 录取比例4:1[N]. 北京考试报, 2006-01-11
[3]周祚.中国需要会赚钱的盖茨任天堂[N].广州日报,2006-03-15
[4]涂元季.钱学森与温家宝总理对话背后对中国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11-22
[5]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6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期
[6]国务院学位办.《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7]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研究生教育概览》[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
[8]李丽萍.李纬娜.研究生选拔:考试型选手得天下[N].中国青年报,2001-08-21
[9]Barnes,R. Successful study for degrees,[M],London: Routledge, 1995
[10]顾纪生.郭林艳.国内商学教学:现状、趋势与改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顾纪生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Master Degree with "None Publishing":
Thinking Deeply From Academic Principle View
GU Ji-sheng
(Business School,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 Jiangsu 214122,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continual expanding of enrollment from 1999,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And social science takes on more pressure of expanding enrollment because of its popular specialties and flexible criterion. In today's world advocating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ithout a strict hand ove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contrary choice" would happen from time to time. At present, a "new policy" - separating the master's degree from theses publishing - has come into effect in one or two universities. It isn't equivalent to "contrary choice", however, various abnormalities caused by it have been revealed if studied from academic principle view. Such abnormalities appear as: 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lacking the research ability, expecting excellent theses with no paper-exercise, allowing cognizance in a small circle not in a large scale etc. These ones would result in severe declin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if there were no enough alert and littl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s of social science; separating between thesis and degree; academic principle; abnormalities; thinking de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