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报报道,眼下,在中国的许多高校,“教授摇身变老板,研究生转眼成雇工”,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老板现象”、“老板经济”的背后不仅是师德矮化,更游荡着“象牙塔里”学术腐败的魅影。
师生关系走向功利
“你的老板最近让你做什么?”说这句话的人不是打工仔,而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而非老师,这是当前各高校研究生们为导师打工的真实写照。
今年6月,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小雁就要毕业了。提起3年的读研经历,小雁不禁感慨万千:“大部分时间都在给‘老板’打工,专业知识学得一塌糊涂……”
采访中,有的研究生透露,他们的导师只管申报课题,查资料、做调查、搞实验、写书稿,都交给研究生完成。一些研究生表示,他们很愿意在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前提下,主动帮助导师做事,也可以不计较报酬,只是不希望导师以“搞研究”的名义把自己当做赚钱或获取名利的工具。
许多研究生都表示,要毕业就得发表论文,要发表论文就得参加导师的项目,毕业论文的题目一般也从项目中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老板’叫你干活反而是看得起你,哪儿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呢?”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小芳说,做每个项目之前,“老板”都会规定完成时间,快到期时,他会问进度,要是没完成,“老板”的脸色便难看了。
只要有项目“老板”就能赚到钱
有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他们要求如此“严格”,目的是为自己赚钱。北京某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小丽告诉记者:“只要有项目,‘老板’就能赚钱。我的‘老板’神通广大,一年可以弄到三四个项目。”
据了解,研究生们所说的项目主要有两种:第一,由政府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863计划、各部委或各级政府设立的研究基金资助的项目。第二,由政府或企业就某项目研究课题委托的项目。有的学校把前者称为纵向项目,后者称为横向项目。
“做纵向项目没多少钱可赚,国家对这些项目的每一项开支,都管得很严。”据知情人士介绍,做纵向项目,导师一般都能从项目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自由支配;可是,一个项目做下来,往往也会所剩无几。
“很多导师都希望既有纵向项目又有横向项目,这样可名利双收。”北京某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坦言:“能拿到一些863计划、963计划等高级别的纵向项目,可以提高学术地位。至于做横向项目,纯粹就是为赚钱了。”据知情人介绍,因领域而异,如有些50万元的项目,扣掉学校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导师至少能赚到25万元。
据了解,高校导师的工作主要是3部分:搞科研、指导研究生和为本科生上课。但很多研究生抱怨,有些导师整天只顾挖空心思搞项目赚钱,不但没精力指导研究生,即使本科生的课,也是让自己的研究生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