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北大姜伯驹院士:坚持批改作业50年的数学家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姜伯驹院士在北京大学执教已半个多世纪。他不仅学问做得好,课讲得更是受欢迎。授课,他看重因材施教,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育人,他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成为院士、获得大奖,他打心里高兴。

  “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从教几十年,他一直用这句话鞭策自己。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

  从求学到任教,姜伯驹一直在北大校园。他说,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前瞻目光,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学风。

  1953年,年仅16岁的姜伯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在学习期间,他的成绩名列前茅,两次被评为北大三好学生。留校任教后,他有幸成为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的助手。从此,姜伯驹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在当时,国内这个领域还鲜有人问津。

  1964年,姜伯驹在尼尔森数的计算问题上取得突破,他所创立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这是姜伯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他站在数学讲台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年轻人成长。北大数学学院集体完成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他为有自己的一份贡献而自豪。

  从青春少年到知名学者,姜伯驹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数学学院首任院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等。

  然而,当有人称他为“大师”时,姜伯驹说:“大师的资格我不够,做学问、做事情、做人,还有很多要学习。”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姜伯驹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家。他继承了老师江泽涵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自主创新,对学生的研究工作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无私的帮助。

  在他的帮助和影响下,一批青年学生赴美留学(微博)深造,并取得了优秀成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王诗宬、段海豹、周青等已陆续学成回国。王诗宬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卓有成就。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姜伯驹深感中国数学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他花费大量时间寻找体现最新思想的材料,组织研究生学习。

  低维流形是拓扑学中年轻且发展快的领域。姜伯驹首次访美时,我国还无人涉猎低维流形领域,他宁愿少出论文,毅然把主要精力转向低维流形。1981年,他开设了低维流形课。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姜伯驹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一批学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

  亲自批改作业50年未变

  姜伯驹院士在北大执教50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担负的研究工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占用上课的时间。

  数学学院的许多学生说,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种习惯他一直坚持了50年。

  北大数学学院教授尤承业做学生时,听过姜伯驹对一个定理的证明。令他惊讶的是,通常要花两星期才能讲完的课,姜伯驹仅用一次课就讲完了,而且思路特别清晰。姜伯驹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他认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出来。

  著名数学家、曾师从姜伯驹的王诗宬院士说:“姜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生找姜先生请教,没有联系上。姜先生知道后,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宿舍找到这个学生。他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就连谁没有拿到讲义这样的小事儿,课间他都会过问。”

  在姜伯驹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黑板,那是为了方便与学生探讨问题而挂的。平日里,学生可随时到姜老师办公室请教,一起在黑板上涂涂写写。

  姜伯驹说,做教师的最大乐趣是与学生互动。学生求知欲旺盛,提出的种种问题引人思索、催人前进。学生们使他感觉永远年轻,并在相互的交流与切磋中,给他的教学和科研带来灵感。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