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学子热捧考研咨询会 收学费难挡考研热情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昨日上午,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承办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武汉站)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包括“东道主”华中科大、武大在内的全国70余所高校现场摆摊吆喝。记者发现,虽然明年起研究生取消公费,但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加上各高校优化招考政策,考研学子的热情不减,现场人气爆棚。

  全面自费 考研热度仍不减

  上午8点左右,研究生招生老师一到现场,就被等候已久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将实行全面收费,原则上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这意味着,公费研究生成为历史。“之前已经知道研究生全面收费了。”拿着一摞招生简章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四学生小徐告诉记者,虽然没赶上公费生的末班车,但他表示还是要将考研进行到底,“现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如果取得更高的学历,竞争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近年来,全国考研热度持续上升。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3年全国考研人数达180万,连续5年走高。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学生管理处处长吴涛介绍,去年报考该校的全国考生超过2万人,创历史新高。

  北京一所高校研招办老师称,考研人数增加与就业压力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渐趋严峻,本科生不好找工作,学生把宝押到考研上,希望避开求职潮。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预计2014年考研热度不会低于往年。

  高校降低身段 预录取吸眼球

  本月下旬,全国考研网上报名将启动。记者从各高校获悉,研究生学费标准尚未出炉。但多所院校透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费正在报物价部门审批,学费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

  尽管取消公费,但大部分高校表示奖助学金的发放比例会提高,会加大奖助金的金额。为吸引学生报考,各高校施展浑身解数。

  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南老师表示,从明年秋季学期起,学校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上升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助金包括减免学费、每月提供生活费、科研资金等多项资助项目。每年都有85%以上的学生享受到奖助金待遇,所以研究生是否收费对我们影响较小。”

  “凭本科成绩单、英语四六级成绩、获奖及发表论文证明申请预录取,上国家线即可录取。”北京邮电大学推出的预录取政策更是吸引学子眼球。该校研招办老师介绍,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成为该校的“预录取”生:“211”高校优秀毕业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重大学科竞赛获二等奖或以上奖励者,已授权专利的第一发明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专业国家级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申请者。

  学生热衷北上广 本土高校很淡定

  70余所高校同台打擂,各校的人气各有高低。总体上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院校的人气明显超过其他外省院校。从现场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展位前挤满了学生。

  今年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坐享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毕业生和白领选择纷纷逃离。即便如此,仍阻挡不住大学生挺进“北上广”读研的决心。

  武汉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唐准备报考华南理工大学读研。“一张来自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文凭,在将来找工作时会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虽然大城市竞争激烈,但是就业机会也会多。”小唐认为,哪怕将来回湖北也会更好找工作。一些同学想去“北上广”深造的原因,暗含着他们对于本科学校不太满意,想通过考研来弥补当时没能考上名校的遗憾。

  一线城市的高校抢手,本土高校则显得很淡定。“主场作战”的华中科大成为咨询会现场的“人气王”。该校光电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数个拳头学院的老师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吸引了不少理工科学生。“湖北是生源大省,本土高校在专业和就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不担心学生外流。”华中农业大学研招办一名老师对记者说。

  高校专家建议,选择报考时,学生应当根据人生规划、专业兴趣以及自身的实力来综合判断,避免高不成,低不就。

  专硕比例将扩大 学硕依然吃香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绝大多数高校并未公布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但从部分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2014年硕士研究生将进一步扩招。郑州大学明年招收4500名硕士研究生,较今年增加了500人。南京大学明年也将增加100人,上海财经大学招生计划也有小幅增长。

  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悄然调整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结构比例,华中农业大学从明年开始,该校不再限制专业硕士的人数。对此,该校研招办老师表示,学校的专业硕士正处于发展之中,正是“用人之际”。

  据了解,专业硕士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教师人才做中间跳板用。咨询会现场,部分高校研招老师告诉记者,往年研招,学硕在招生计划中“唱主角”,但这些年国家教育部政策趋势是要将学术硕士以及专业硕士的比例逐渐变成1:1。

  不过,在大学生眼中,专业硕士没有学术硕士吃香。湖北大学的小魏告诉记者,自己没考虑过报考专业硕士,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专硕“既贵又山寨”。

  江汉大学邱老师坦言,就目前而言专业硕士在应届生心目中的确有点“不受待见”。有些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工作经验,加上就读费用还是比较高。因此,考虑到以后的就业、费用等问题,学术型硕士还是占上风。

  吸引职场精英 部分高校取消年龄门槛

  “我能不能报考你们学校的研究生?”在四川大学的展位前,一位特殊的咨询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40岁的胡先生是荆州一所中学的外语老师,今天一大早,他特地坐动车来汉参加研招会。“工作十多年,想寻求突破,打算给自己充个电。”他说。

  胡先生大学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在咨询会现场,他对四川高校情有独钟,有意报考川大。

  以往,高校的研招简章上都会注明“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但记者翻阅今年的招生简章发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部分高校取消了年龄门槛。

  胡先生认为自己机会来了。“我是外语老师,只要不卡在年龄上,考研科目应该不成问题。”他很自信。

  一位高校老师介绍,往年研究生招生按照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对国家计划内招生报考者提出年龄要求,后两类并没有年龄限制。今年年初,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扩大拨款范围,不再有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区别,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因此年龄限制也就自然取消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