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高校研究生“压力山大”如何疏导?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最难毕业季”,因为学历高、自我期望值大,所以不少研究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往往“压力山大”,导致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

  据吉林大学研究生心理测评系统统计,在吉林大学2011级研究生中,有11.99%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并不是说学生的心理出问题了,它只是一个有效的预警,提示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学生深入排查、积极备案、提供咨询、加强干预。”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闫国栋说,“其实,吉林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算是比较好的。”

  为什么学历越高,学生的心理问题会越严重?不少高校教师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强度远远大于本科生,课题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数量都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其次,随着年龄的增加,研究生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面临更多现实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来自就业的压力。

  与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所造成的“学历泡沫”。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理由是“读研可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鸵鸟心态让研究生文凭含金量缩水,“学历缩水”致使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难的困扰。

  此外,很多研究生出现了心理波动后,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使得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

  “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体系比较健全,然而它对研究生来讲并没有‘普适性’。”闫国栋表示,以前研究生人数少,就业压力几乎不存在,所以高校只会把他们的心理问题归到大学生群体中去一并看待、评价。“现在,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了。”

  闫国栋向记者介绍说,即使是一个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也会在具体的研究方向、本科经历和导师选择上有很大不同,所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普及难度要比本科生大不少。他建议说,下一步,应该在研究生的心理干预工作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联动。

  不过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导师向记者介绍说,刚开始当导师时,因为学生人数少,所以他甚至可以把学生当做子女来看待,而现在,虽然限制导师所带学生数量的文件已经落实,但学生仍不少。

  “有时候我感到羞愧,因为现在我的学生很多名字我有时都叫不上来。”他说,“导师可以帮助研究生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但这个作用是有限的,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机制里,指望导师发挥过大的作用,这其实并不现实。”

  心理辅导老师建议,由于研究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高校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他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让研究生们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