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研究生呈现高学历低就业 考研是通往就业的快车道吗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今年,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愈演愈烈。

  研究生呈现“高学历、低就业”态势

  与招生“加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究生就业率近年来持续低迷。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自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其中,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

  “高学历、低就业的态势正在蔓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说,很多硕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研究生和本科生、甚至和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情况不在少数。

  据统计,今年“国考”涉鲁岗位700多个,仅10个无其他条件和备注,且超过半数明确表示“仅限本科”,学历高的研究生深感尴尬。

  “研究生太悲催了吧,我省众多岗位限应届毕业生,并且大多数还仅限本科生,白白复习了半年。”山东大学研究生小康去年毕业没有考上公务员,本打算今年再战,却发现不少职位根本不要高学历,而且不要往届生。根据要求,研究生不得“自降身份”报考。

  据媒体调查显示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究生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还有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

  研究生扩招始于1999年,在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成为缓解就业难的措施之一。这种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就业缓冲器的做法,只是把就业难题延后,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高校,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其实都没有做好迎接大批量研究生的准备工作。

  今年4月20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就此画上句号。如果没有培养制度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仅仅是追求数量增加,研究生扩招很可能重蹈本科扩招的覆辙。

  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相比,需更长“蛰伏”期

  在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李长安看来,考研升学已成为当下本科生毕业后的重要“出路”,乃至造就了本科生较高的就业率,人们对此并非不了解,而一旦谈及具体的就业率时,更多地只看整体,却很少细究其中工作签约的比率。

  杨东平还提到一点: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科就业情况差别相当大。一些重点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其培养质量相对较高,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在宏观统计中,由于地方院校“占大头”,可能会拉了整个研究生就业率的后腿,毕竟,地方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相对较差,结构性的问题可能更突出。

  对比就业率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人们看到的多是初次就业率,即截至毕业生毕业当年8月份的就业情况。而在李长安看来,研究生就业相对本科生需要更长的“蛰伏”期,因此在初次就业率上并不占优势。另有分析表明,博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这也拖了整个研究生就业率的后腿。

  在一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讨论会上,科研人员在讨论起人才培养和人事晋升制度时,纷纷抱怨近几年学历贬值现象。他们认为,当前国内多数单位通过多种计划和名目来聘请国外留学人才,这不仅加速了国内高学历人才的贬值,对国内人才培养整体路线也是一种冲击。甚至有科研人员在博客中以“要想念博士,就去国外念”为题发文,并在文章结尾写出了另一个担忧,“如果国内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再无统一规划,恐怕海归急速贬值的时代也要来临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