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就业或升学,年年费思量 90后毕业生考研为哪般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考研,是大三学生陈婷婷这个暑假的生活“主旋律”,每天早7点起床,晚11点睡觉,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自习室度过。与她一同为伍的还有杭师大的张婉君和宁波大学的谢静。她们半个月前相识于图书馆,成了“研友”。这几天记者走访了多所在杭高校和图书馆,放眼望去,尽是“备考”生。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比去年增长9.6%,创历史新高,预计2013年的考研人数将比今年更多。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1990年出生的人,在2012年将作为应届生步入职场。而在就业还是升学这个问题上,似乎更多的90后倾向于考研和留学,就业已不再是第一选择。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考研而不是就业时,大多数“研友”给出的答案几乎一致:“家里条件不错,不需要我们这么快赚钱养家。”也许,这正是90后的一个标签,父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打拼,为子女们挣得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在没有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慢慢选择自己的道路。因此,进一步提高学历成为了他们的优先选择。张婉君之所以提前一年开始复习考研,为的就是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她说:“父母很支持我,他们总跟我说明年考不上后年再考,家里养得起我。”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很多像张婉君这样有着明确目标的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能让她们有更多时间来接近自己的梦想。不过,记者也碰到一些似乎不那么“靠谱”的90后,虽然他们每天很早就到自习室,很晚才离开,但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伴随他们的并不是考研习题,而是微博、人人加零食,甚至是网络游戏,说实话,这些学生只是看上去很刻苦。
    
    通过几次深聊,记者发现这些学生其实并不是“坏学生”,只是暂时还未找到人生的方向,对进入社会有着一种恐惧感,想利用考研这个“幌子”,拖延走入社会的时间。
    
    胡凌就是这样一位90后,“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父母和老师更是对我们爱护有加,和社会接触甚少,一旦面临就业,我们就怯懦了。”胡凌坦言,最开始他也对就业抱着极大热情,但在毕业前跟几位学长交流之后,他觉得“就业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巨大的工作压力看上去挺可怕”。胡凌承认,目前自己还没有确定是否考研,泡在图书馆里是个“缓兵之计”,为的只是让父母觉得自己有事可做。
    
    大学毕业后的迷茫可能人人都有过,学校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过渡时期,90后大可不必逃避,或将考研做为唯一目标,间隔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间隔年是英语Gap Year的音译,本来是指学生毕业之后先不忙着找固定工作或升学,而是做一次为期一年的长途旅行,途中以打零工、做志愿者等方式换取食宿。在被社会塑造成螺丝钉之前,先把自己从熟悉的环境中移植到别处,感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重新发现自己。
    
    杭州女孩秦阳就利用本科毕业后的一年时间,走遍了美国、巴西、西班牙、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同时,她还在AIESEC官网上申请到非洲一家志愿机构的实习机会。AIESEC是全球最大的完全由学生运营的组织,为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万名青年人提供海外实习的机会。目前,秦阳已应聘到一家驻杭的外企公司,成为了一名公关经理。利用一年的时间,她走出了迷茫,并且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一年,很值得。”(董颖 嵇敏 叶端)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