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武汉发布高校毕业生白皮书 硕士生工资3872元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部分行业收入排名

武汉伢恋家 近五成家门口就业

本科生平均月收入2983元,硕士3872元,薪资水平处于副省级城市中上游;近半武汉伢愿留汉就业……昨天,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简称市毕办)发布了2012版高校毕业生白皮书。

2011年8月-12月,市毕办对武汉地区2011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调查,走访了武汉市182家企业,22家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8家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囊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其中,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尚属首次发布。

去年发布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非失业率的概念,非失业率=就业率+升学率+留学率。今年武汉地区2011届高校毕业生267703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本科生114961人,专科生123781人,硕士生25661人,博士生3300人;毕业生总体非失业率达89.61%,比上届增加0.5%。

武汉薪资

处于副省级城市中上游

武汉地区2011 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983元,比 2010届多了56元;专科生为2123元,涨了119元。硕士生平均月收入3872元,比本科生多赚889元。市毕办分析,2011届毕业生薪资上涨与劳动力市场旺盛的需求有关,物价上涨也是原因之一。

市毕办表示,武汉2011届毕业生薪资水平处于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中上游,与杭州、南京、成都、青岛持平,但与广州、深圳等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行业间的收入差异依然十分明显。金融服务行业工资继续领跑,平均月收入约为3321 元,紧随其后的是IT行业,平均月收入达3253元,房地产行业由去年的第三名下降至第五名。

哪个专业毕业后最赚钱?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为3421元;其次是工学,3353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742元。

最“大方”的是外资企业,开给毕业生2500元以上占到了 62.3%,有8.2%的外企给出5000元以上。工资水平在1500-2500元之间的较集中,在国企中占比49.3%,民营企业中占比48.1%,合资企业中占比44.8%。

武汉伢“恋家”

与不少外地毕业生离开武汉不同,白皮书指出,在武汉读书的武汉伢更“恋家”,47.04%的武汉生源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还有31%的毕业生选择在离武汉比较近的华中地区工作。

武汉近年就业形势较好,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薪资水平也在提高让更多武汉伢将找工作的目光停留在武汉。而在家门口工作的归属感也让武汉伢不愿到外地就业。

市毕办表示,武汉伢对工作比较挑剔,他们更注重工作的地点和收入,工作单位多倾向于中心城区。在调研时也有企业向他们抱怨,“很多武汉伢干两天活,不打招呼就跑了”。

工商管理

跻身本科生就业率最高专业

2010届本科就业率最高的前10个专业几乎全部是工科,而2011届则略显不同。去年并未上榜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公安、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地矿、交通运输、仪器仪表紧随其后。能源动力、矿业工程、教育学分别成为专科、硕士、博士就业率的NO.1专业。

本科就业率最低的5个专业为法医学、口腔医学、海洋科学、哲学、中医学。药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是专科、硕士、博士就业率最低的专业。

目前,我市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效节能行业急需电力电子相关专业毕业生;高性能集成电路行业急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本、硕、博层次毕业生;生物医药行业急需生物专业研究生。

近七成企业最低门槛为本科

在被调研的182家企业中,68.3%的企业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27.6%的企业最低学历要求为硕士。

规模越大的企业,所需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学历越广泛;规模小的企业,所需毕业生的学历较单一。国有企业招收本科及硕士学历高校毕业生比例较大,民营企业更倾向于招收本科及专科学历高校毕业生。曾有本田负责人向市毕办透露,该企业招收的最高学历为本科,他们认为企业的工作岗位“本科生足以胜任”。

民营企业吸纳七成本、专科生

研究生更青睐事业单位

非公企业吸纳了大部分本、专科毕业生,民营企业为69.99%,三资企业5.28%。12.09%和7%的本、专科生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与此相反,事业单位成为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去向,31.61%的硕士和81.10%的博士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此外,22.90%的硕士生流向国企,5.08%的博士选择政府机关。

创业群体中博士仅2人

武汉地区2011届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在汉自主创业人数781人,占毕业生在汉就业总人数比例的0.88%;其中本科毕业生在汉自主创业691人,占本科毕业生在汉就业总人数比例的1.62%。创业博士仅有2人,比例为0.06%。市毕办认为,博士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后,研发能力更有优势。

创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政策支持不足等成为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多数创业者的第一笔资金来自父母支持,他们多是为了“填饱肚子”的生存型创业,很少有科技含量。

市毕办提醒,高校毕业生若经验不足,不妨先尝试就业,在工作中认清方向,积累资金、组建团队,就业后再创业可能更易成功。

企业最看重团队合作能力

企业最想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市毕办走访企业后给出答案:他们最看重10种职业潜能,分别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主动性、学习能力、执行力及个人效率、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控自律能力。

市毕办提醒毕业生,应在“高中毕业要知道干什么,大学毕业要知道怎么干”,在校期间增加见习,具备相应能力才能从容地由学生变为职场人。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综合运用专业调整、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多种手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