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2012年90后入职元年  不急工作考研生增一成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2012年,被称为 “90后入职元年”,意思是按常规入学就读时间计算,1990年出生的人在2012年将作为应届生正式步入职场。这样一代和“80后”一样被贴上标签的年轻人,“非主流、叛逆、自我”是舆论对他们的评价。

  就业、考研还是出国?考研长路漫漫,找工作磕磕绊绊,出国前途未卜,哪一种选择,都有着艰难,充满着痛苦。站在这个彷徨的分岔路口,面对这个纠结的取舍问题,90后的毕业生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高校留学读研人数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国内读研的人数仍旧占到班级总人数的10%-30%,而90后的毕业生似乎并不着急就业,待业人数有所上升。

  此外,就业签三方协议的学生中60%选择回家乡的省会工作。

  深造

  一班40人一半都在准备出国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为165.6万,比去年增长9.6%,创历史新高;据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123.4万人通过国考资格审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另外,北京新东方学校老师统计,2012年报考GRE和GMAT这两项用于申请国外硕士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增长30%以上。不难发现90后毕业生的“出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就业,而是更多选择继续深造。

  “出国留学特别多。”首经贸大学毕业生李新运说,大四上学期有个班40名同学中,一半都在准备出国,而后有些保研、有些家里帮忙安排工作、有些拿到银行等企业的offer,最终留学的也有5人。

  出国读研人数每年增20%以上

  记者发现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学,出国留学的比例越高,以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为例,班级总人数36人,出国留学读研高达21人,超过了50%。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行政与行政学系一个50人的班级,出国留学的人数也有15人之多。

  为何选择留学?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考虑,已经拿到澳洲国立大学offer的王研同学说,出国主要是为了长见识,而且国外的研究生只要修够学分,一年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不像国内必须读3年。

  伯乐留学副总裁刘诗民告诉记者,90后的一代人,家庭条件优越,选择出国读研就成了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每年人数以20%以上的速度在迅猛增长,“从我们公司帮忙办理的情况看,去年毕业出国的学生大概有1800人,今年至少在2000人。”

  国内考研 165.6万人去挤“独木桥”

  “狼多肉少”是目前国内考研的现状,读研路上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据悉,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165.6万,报名增长率为9.6%,但重点大学却并未进行扩招,根据往年的录取比例,将有近70%的同学落榜。

  记者走访时发现,甚至不少班级考研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虽然录取率低,统计结果显示,国内读研的人数仍旧占到班级总人数的10%―30%。

  “保研比较靠谱,考研的分数线太高,如果平时成绩只是中等,不建议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在大四开始时,班里就统计就业、考研和出国意向的人数,针对部分认为考研比较“悬”的同学,辅导员和老师都劝其选择其他出路,不要在考研上浪费时间,“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听得进去,有些执意要试试,最后把企业校园招聘的高峰都错过了。”

  求职

  你急我不急 15%大学生待业

  在不少高校辅导员看来,90后的孩子让人“很头疼”。与70后、80后大学生找工作求稳、求高薪不同,这些90后大学生似乎并不着急工作,即便临近毕业还没有offer,也每天优哉游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找工作得看兴趣。”

  这两天,中财辅导老师小李很是挫败,班里两名上海生源的学生,没考研、没留学,但至今也没找工作。“我跟他们说,如果毕业签了三方协议,才能保有国家干部身份,但他们根本不在乎。”

  据记者走访北京多所高校调查统计,目前约有15%的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远大于去年。这些学生生源大都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家里条件优越,经济上较为宽裕。

  “现在是网e时代,我和几个朋友想要针对二、三线城市办一个网站,我们分工也很明确,有管理服务器的,有负责站内信息的,也有对外的企宣人员等等”毕业不久的高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给自己打工还是比较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更卖力,虽然我们还没起步,但我们会用暑期的几个月好好规划一下。”

  张同学则是毕业后进行了长期毕业旅游,走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她告诉记者:“现在暂时还不想工作,因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父母也没有催促。反而,这一个旅行假期让我学到了更多东西,思考一下以后的人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线城市吸引力降低六成学生回家工作

  调查中记者发现,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6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回到家乡的省会工作,以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语言班为例,签约的19个同学中,回家工作的占12人。

  北京生活成本和压力过大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逃离”的主要原因。对外经贸大学王宇说,在家乡重点大学毕业生是块宝,而在北京就是根草,家乡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比北京要好很多,“况且房价这么贵,我得工作多少年才能站稳脚跟啊?”

  此外,记者发现,二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加紧人才引进和争夺,不少省市都会组团来北京高校招聘人才,对于本地生源学生格外青睐。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显示,与2011年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上广深。同时,成都跻身吸引力第一集团,并超越深圳。与此同时,厦门入围大学生最期望就业的十大城市。可见,部分二、三线城市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