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今年研究生招生三成为专硕 应用型专才将占半壁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阅读提示

今年,是专业学位高歌猛进的一年。据悉,3年前还只占研究生招生数量7%的专业学位硕士,今年这一数值将攀升至30%。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将占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

然而,不少公众对之一知半解,学生也疑问重重,以致误解和偏见弥漫在专业学位的前路。同时,专业学位的异军突起,给现有以学术型为主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带来了新思考。

学位增设达历年之和

应用型专才将占半壁江山

1990年,我国试办了第一个专业学位。到2009年底,我国专业学位的类别达到了19个。2010年,专业学位进入了“大爆发时期”,新增了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为此前19年数量的总和。

但是,在许多专家看来,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表示,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较大,全日制攻读比例过小。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既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张志强说:“专业学位的集中增长,既回应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也反映了国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从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对此,出版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肖东发表示认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加入“指导阵容”。出版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表示,教指委的设立充分考虑了政学企三方面的结合,“绝大多数主任委员由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则涵盖政府、高校、企业等多领域,对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专家预测,至2015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或能占研究生总规模的50%。而据统计,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所有硕士学位获得者的55%以上。

社会质疑,学生看低

政策和资源配套需深化

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小韦明年打算报考新闻与传播类的研究生。被问及是否会考虑专业学位时,小韦一脸疑惑:“不太清楚专业学位是什么,应该会报考‘正常’的学位吧。”他俨然把专业学位定性为并非“正常”的学位。在他眼里,很多人是被调剂后才读这个学位:“一位师姐告诉我,专业学位就是‘山寨’学位。”

“大众对于专业学位或多或少仍然存在顾虑,这跟社会观念有很大关系。”肖东发称,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能上大学的决不读大专、职校,对不同的教育类型存在较为严重的等级划分。比如,新设立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情况,似乎就不乐观。

社会的有色眼镜给专业学位招生铺上了一层阴霾。但是它的快速增长,也让一些专家产生了“揠苗助长”的质疑:由于专业学位硕士和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不同,必然导致在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不尽相同。“专业学位的招生数量可以很快上去,但配套教育资源要及时跟进,却并非易事。”肖东发说,比如师资问题,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现有师资力量是个挑战。

在招生层面,肖东发认为现有政策依然统得有点紧。“以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为例,相关部门对招生名额和学费都有限制。而且,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需要从校外请人过来讲课,花费不菲。这样一来,我们招生必然会受到经济方面的制约。”北大今年没有招收出版专业硕士,部分也是基于成本考虑。

“需要开放的另外一个环节是生源构成。”肖东发坦言,政策限定招生对象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但事实上,应届生往往会更青睐学术型学位。“我们当初在讨论设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时,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员的。”他提议可以适度放开对于生源数量和构成的限制,学费可以设一个区间,太低了也不利于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双师”培养,能拿“三证”

保证质量是学位之本

保证质量,是专业学位的立身之本。张志强表示,专业学位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方式:“学术学位侧重理论研讨,专业学位强调实际应用。专业学位的课程设计以案例教学为主,导师制度实行‘双师型’,除了学校的导师,还要有一个行业导师。”

以翻译硕士为例,“学院经常会邀请一些外交部的专业翻译人士来上课或者做讲座,听活生生的例子和经验非常管用。”一名仍在攻读外交学院翻译专业学位的学生说。

第二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表示,对行业导师将进行严格遴选,“像外语研究所研究员、出版社外语编辑、记者等,首先要有资质,然后也要有热情、有精力。”

“三个证”,是专业学位的另一个特色,是指学生在毕业时,除取得学历、学位证外,还能取得职业资格证。肖东发对此颇为认同:“专业学位既然是为行业培养人才,就应该为进入行业提供便利。”此举将有助于学校教育和产业应用衔接得更加紧密。

尽管目前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同度有待提升,但黄友义丝毫不怀疑设立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他为推进翻译专业学位的设立,更是煞费苦心:“我们努力了10余年,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其中,最常见的疑问就是:各个高校都有外语专业,为什么还要另外设立翻译专业?“会外语不等同于会翻译。”在黄友义看来,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翻译”纸背的文化,而这样的能力,需要更专门、系统的培养。

同样,“出版无学”的观念也一度是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绊脚石。对此,聂震宁直言“出版有学”:“不是懂文学史的人就能做好文学图书,还需要懂得出版的市场和运营规律。”他认为,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中间的组稿编辑,再到最后的市场营销,贯穿出版的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如何在每一个环节上提升出版附加值、做好图书,有它的专业内涵和高度。“水平一般的编辑做出的图书就是卖得一般,好编辑做出的图书就是适销对路,这种出版专业能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专业学位(延伸阅读)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根据教育部规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学位和学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学位的考试时间一致,一般在农历新年前,但在考试内容上,二者会有差异。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已有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等39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和口腔医学博士共5种,学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建筑学学士1种。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