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强制研究生都发表论文不切实际 该规定应取消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规定,在校研究生必须发表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甚至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必须发表两篇或者三篇论文,否则不准毕业。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实行与发表论文挂钩的制度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65.3%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素质和学术水平并非只能靠论文来体现。53.1%的受访者指出,既然这一制度造成了诸多弊端,还不如取消硕士生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是该取消了。

  要求研究生都发表论文不切实际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也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两个条例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制定的,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数量少且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如199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在校研究生数量为9.3万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规定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合理的。

  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表明,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已经达到140万人,高校已经不可能培养这么多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我国也不需要这么多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大多数高校转而培养知识较广、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研究生,如教育类研究生毕业后多数人从事大学辅导员工作、管理工作等。但是,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没有变,仍然按照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这是不合时宜,也是不现实的。

  目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只有1000余种,按每本期刊可以发表文章20篇、每月出一期来算,其容量可供1年发表论文30万篇左右,“僧多粥少”的学术期刊市场已经形成。况且很多专业领域的核心刊物只接受知名专家、学者的文章,加上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学术期刊成为稀缺资源,研究生们发表论文简直难于登天。

  强制发表论文的危害性

  本来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阅读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上面,而强制发表论文的硬指标使研究生忙于应付“发表论文”,没有时间阅读,没有精力搞研究,进而影响了研究生质量的提高。

  另外,强制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迫使研究生们为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论文的抄袭、剽窃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高校内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同时,这一规定的存在使不少研究生转而投向花钱发表论文,这不但浪费了公共资源,而且极大地败坏了学术界的公平和诚信。

  实际上,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并没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都未对研究生发表论文作任何规定,这种高校的“自主决定”实在是令人很无奈。

  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评判权不在自己导师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以收取版面费为目标的期刊杂志编辑手里,这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发表论文所困扰着,研究生的生活因高校硬性规定发表论文而缺乏生机与活力,走进研究生群体,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见面先问“你发论文了么?”研究生的生活已经由论文来控制了,如果研究生们天天为了论文而学习,何不改名叫“论文生”?

  应该怎样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是区别于本科生的重要标志,但研究能力的高低,并不是靠一两篇论文来判定的。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生发表论文所引发的种种弊端,除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外,多数高校应该取消强制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对于取消后如何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进行评价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要改变对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充分认识到“发表论文”并不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针对不同学校和学科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维度的评判标准,如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应该有相关的论文要求,而普通高校重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报告和学术活动即可,重点把关其毕业论文。

  其次,高校要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让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参加必要的科研活动,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提出新的观点。

  再次,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规定导师对研究生的相关权利和责任,真正让导师在对研究生的评价中趋于主导地位。

  最后,可以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应将其主要精力用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已经在2007年取消了“发表论文与研究生毕业挂钩”制度,但这项决定并未得到推广,很多高校仍然坚持着原来的规定。《中国青年报》的这次调查报告无疑再次提醒我们,高校内部的很多不合理机制仍在运行,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去行政化”、“自主招生”,更要关注研究生的培养问题。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的未来发展,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要充分保障他们享有学术自由的空间,使其具有学术独立和学术创新的精神。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