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清华研究生再做实验 坚持“太空透镜”假设说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近日,乐山3个“太阳”UFO事件引起天文台研究员、上海市UFO探索研究中心理事长等专家以及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生李剑龙通过分析照片的光谱,认为3个“太阳”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而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熊元章提出“太空透镜”假设,并设计出一个新的光学实验,对网友质疑做出解释,并对浙大博士生的假设保留意见。

  浙大李剑龙:

  3个物体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

  清华熊元章:

  可用手电筒、水、透明玻璃杯和纸板做实验模拟“太阳”移动

  释疑

  为何只乐山市民看到

  对于熊元章提出的“太空透镜”假设,质疑声主要集中在“目击者所在地范围太窄”,“为什么仅有乐山市民所见,而非全球朋友可见呢?”

  熊元章认为,乐山市所处的经线上,北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南是大洋,只有在我国境内人口比较密集,而且目前尚未有来自国外的目击报告;在纬度线上,乐山以东的天色更暗,以西地区太阳还未下山,如果太阳未下山就出现几个“太阳”,一般是“幻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实像通过透镜形成虚像,需要聚焦。”他解释说,虽然太阳很大,但“太阳风”的外形规模比太阳小很多,如果“太阳风”比较靠近地球,那么能够聚焦的范围将更小。换句话说,地球上可见的范围将变小。

  分析

  3个“太阳”在移动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假设,熊元章绘制出了3个“太阳”位置比较图,他选取“三日同辉”照片里的其中两个发光体,与建筑物的一角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经分析,两张时间接近的照片中,尽管拍摄位置不变,但三角形的底边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李剑龙认为‘两图中楼房的位置与3个物体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经过测量,笔者做保留意见。”熊元章还发现,3个“太阳”之间的夹角出现变化。他由此推断,在观察者的眼中,3个“太阳”不仅在天空中“整体位移”,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实验

  透镜位置改变,虚像位置也变

  熊元章再次设立了一个“光线折射”实验,模拟3个“太阳”在空中的移动变化。

  昨日,记者亲自尝试了这个实验:在一个较黑暗的环境里,用聚光电筒作为光源。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顺次放置光源、透明玻璃水杯和纸板。首先,将纸板直接挡在眼睛视线与灯泡之间,再缓慢移动水杯;随着水杯位置和摆放方向的不同,透过水杯看到的“光点”位置也随之变化:有时出现在光源实际位置的下方,有时也在其上方出现。

  聚光电筒作为光源,可以代表真实的太阳;盛水玻璃杯起到“透镜”作用,类似于当日的高密度气流团(即“太阳风”);纸板则代表地球表面。熊元章解释说:“‘光点’随水杯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当日3个‘太阳’的位置也由于同样的原理发生位移。”

  链接>>>>

  乐山又见两个太阳?原来是摄影中的“鬼像”

  8月6日晚7点20分左右,乐山市民石小姐在新广场的一处雕塑前拍照,回家一看,照片中居然有两个太阳。据她描述,拍照时太阳还未落山,而且光芒耀眼。

  昨日,记者联系到北京UFO研究会理事章云华,他肯定地表示:“这不是UFO,只是太阳强光折射的虚影。”原来,该现象符合镜头反射成像的基本条件,被称为光学“UFO”,而在摄影上被叫做“鬼像”。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