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动态
研究生父亲的疑虑:谁绞杀了学子心头的崇高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孩子去年考取了所报学校的最后一届公费研究生,研一寒假归来。问了一些家常话后,转到读研的感受。

  孩子没有表现出我们想象中研究生的自豪感,刚考上的兴奋新奇也荡然无存,什么都很平淡,平淡得若无其事,简直就是一杯白开水,仅仅就是再多读点而已:现在研究生那么多,你以为读了研究生就咋样?再问一些,孩子直言最大的理想是将来找个好工作,多挣钱。

  我想象中的研究生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感,有深刻的思想和远见,接人待物,大气沉着,公允周到。作为研究生,虽然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但毕竟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了,应该表现出一种不同。但我没有看到孩子的变化,没有见到她表现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个人的信念理想,哪怕一点点热情。

  我忽然对今天孩子们迷茫的人生目标深感不安。

  人的一生仅仅萎缩到个人生活,这是一种学问道德的退化还是社会某种东西的丧失?还是孩子本身精神发育的不良?信念的失血无力?人一生仅仅围绕了个人不免狭隘,这不该是一个研究生的人生目标。

  一天外出,见到同事一家,同事的孩子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可能考得不是很理想。同事的孩子暑假时专门找过我的孩子咨询过考研的事情,按道理见了面应该很热情地关心一下。可是我的孩子显得很陌生,没有主动打招呼,忸怩不安地样子。一个20多岁的大人了,怎么这样呢,起码的礼仪啊。我们又不好直说,孩子毕竟是20多岁的大孩子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们只好找个理由安慰自己:孩子独自在外,也很辛苦,回到家就让其完全地放松放开,在家在父母面前,孩子永远是孩子。

  家对于孩子永远是温馨的港湾。我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怎样的,回到家,孩子的生活是黑白颠倒的:晚上上网聊天,白天直睡到中午睡眼惺忪地起床。特别是一上网,整个人就跟吸食了鸦片似的很兴奋,带回的书也没见看。研究生不就是做研究吗?做学问要理论积淀啊,不读书怎么行呢?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啊,也不见参与社会活动,我们建议做些实践,孩子断然否决。

  我们这一辈多看重责任二字,在责任中,首要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或许这样的教育在今天看来太假大空,与追求个人成功,强调个人发展,物质至上,享乐第一的现实的价值观反差太大,那么体现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家人的起码关怀总还是应该的吧?今天孩子怎么就远离社会、国家和民族,整个生活只剩下个人的孤岛呢?那些曾叫多少人热血沸腾的字眼儿,在今天孩子的眼中是那么苍白空洞,那么遥远。

  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能成为国家栋梁、社会支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想到钱学森去世后留下的中国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看到现在青年学子的状态,今后会产生大师吗?恐怕更难。大师必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大师绝不是仅仅为自己而活。

  交流时,当问到孩子为什么对国家对社会那么冷淡,孩子的话到叫我无言以对:你看过《蜗居》吗?那里面的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挣一套可以安放自己的房子啊,仅仅是一套房子聚敛了一生的奋斗努力,还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社会国家,我们可以爱国,可以奉献,可是当花钱读书的大学生成为“蚁族”,毕业即失业,却是回报社会无路,爱国无门。

  也是,学校成为制造大学生的机器,过度的商业化导致缺乏对大学生起码的人性关照,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理想中崇高的东西被压迫以致丧失,精神萎靡蜕化,剩下的只是最大程度满足个人生活的部分。在艰辛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得不丢弃了理想主义,为一套房子一个安身之地卑微地生活。现实不容许理想主义,现实不同情理想主义的眼泪,是无情的现实绞杀了原本的社会国家理想,个人都难以活好,何来爱国奉献?

  我记得青春热血时都爱谈说国事。孩子说,现在他们从来不谈,只想怎样挣到钱,找个好工作。就连他们的导师也说,好好找个工作挣钱。

  尽管难以赞同孩子的观点,但我也不敢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国家社会是一个概念,多年来这个概念巨大而空洞。面对现实,每个人都希望从国家社会这样的概念中得到温暖和关照,并由此产生认同。可事实是,很多人有一种被抛弃、被排斥、被边缘化的感觉,难免造成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的隔膜、对立,又怎能奢谈什么国家义务社会义务呢?

  对孩子我不再要求什么,只要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不要几年研究生读下来啃老,当宅男宅女。

  不过,心头还是郁结,当一个国家群体性丧失了理想,这个国家发展会是怎样呢?能有多大的发展高度呢?

  孩子,哪怕只是干自己的事,也必须努力,担负责任。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国家社会的幸事。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