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毁容女孩自强考上研究生 无公司愿聘用

毁容女孩自强考上研究生 无公司愿聘用


毁容女孩自强考上研究生无公司愿聘用(图)
29岁沈阳女孩四岁时意外毁容 自强自立的她去年研究生毕业

  -29岁沈阳女孩四岁时意外毁容 自强自立的她去年研究生毕业

  -容貌导致她始终找不到工作 明日她将在北京接受免费整容手术

  面部毁容和9根手指残缺伴随她25年,但她相信自己能改变一切,最终她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她的专业能力受到很多公司认可,但没有一家肯聘用她,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不是正常人”。

  29岁的宋晓茜周日将在北京接受免费整容,她期待破茧成蝶……

  四岁时她被严重烧伤

  蓝色的牛仔裤、黑上衣,戴着眼镜,侃侃而谈。

  “你们好。”宋晓茜用略带粗哑的声音微笑着向记者打招呼。

  当记者向她伸出手的时候,她略微迟疑了,随后伸出了自己残缺的右手。这双手,皮肤发黑,十个手指只有左手大拇指正常,其他的都只剩两截手指。

  “我四岁时,因为家里的煤气罐爆炸,被严重烧伤。”晓茜回忆说,“6岁时我进行了一次植皮手术。在那之前,我的眼睛基本是条缝,嘴巴是个洞。”

  谈话间,晓茜整理了一下头发,“后面没有头发,这样会遮挡上。”

  备战高考还要洗衣做饭

  在小学和中学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同情晓茜,但也有一些同学瞧不起她。“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把自己当成正常人看,而且,做得还要比普通人更好。”

  她果然没让父亲失望,没怎么费劲就以班级第三、全校前25的优秀成绩考入沈阳市27中学。

  “成绩下来那天,父亲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骑车,一边骑一边哭。”晓茜说,当时父亲不断地重复:“争气了,争气了!”

  上了高中,她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帮助。“同学们把我当成正常人看待。”晓茜说,这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为了考上大学,她绷足了劲儿,周围同学玩的时候,她一遍一遍地复习。“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晓茜不愿提及以前的困难,事实上,因为父母的离异,那时候的她除了学习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服。

  上大学被单独加试

  1998年,宋晓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但是,在迈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她却差点被“拒之门外”。

  晓茜说:“我考的是计算机系,学校担心我的手不能用计算机。”

  “父亲一直向老师求情。”两个多小时的采访,晓茜始终微笑,但在这时,她的泪水冲出了眼眶,“我无法忘记父亲对我的付出。”

  后来,学校提出单独给宋晓茜做一次计算机的上机考试,来确定她是否能完成学业。

  宋晓茜说:“坐在计算机前,一上手,他们就知道我还是用过计算机的,而且也能打字,对我被烧伤的手的疑虑也打消了,就这样,我成了计算机系的一员。”

  不过,宋晓茜说:“从那时起,我隐约对自己的样貌产生了不安。”

履历表上不敢贴照片

  2002年,大学毕业的她和同学去人才市场,大家都找到了工作,她却始终没找到。“用人单位来我们学校招聘,我将简历投给负责招聘的先生。他看我一眼后把简历递给我说:‘我这已有很多简历了’。”

  晓茜看着他继续微笑着接别人的简历,心里一阵阵发堵。

  “我突然觉得,所有人都不欢迎自己,我是孤独而多余的。”

  “几乎所有的单位看到我的简历都很满意,通知我面试,但之后就杳无音信了。”晓茜告诉记者,她甚至不敢在简历上贴照片。

  读研时她学会了化妆

  “拥有了硕士学历,应该更容易找到工作吧。”于是,2004年9月她回到母校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

  “研究生的生活是我从前生活的整个颠覆。”晓茜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总结自己的读研生活。

  “没读研以前,我一直认为化妆是美女们的专利,对于我这样一个相貌丑陋、头发稀少,甚至需要用头发来遮掩受损的耳朵和被烧光眉毛的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是寝室的姐妹们让我知道,用眉笔在眉线附近稍加修饰,可以达到仿真的效果;她们让我知道润肤产品可以缓解脸部死皮紧绷状态。”从那时起,晓茜学会了化妆。

  “我摆脱了从前很自傲但是更自卑的缺点。”她获得2005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干部和2007学年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在她的博客里,记者看到了很多张她本人以及和同学的合影。“是她们让我知道化妆是所有女人的权力。”

  明日(4月13日)她将接受免费整容

  本来以为研究生时候的优异成绩能给自己找到个满意的工作,随着2007年毕业将近,仿佛一切又回到了本科刚毕业的时候。

  “我想做整形手术,变得更像个普通人,也许就会找到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晓茜通过网络与北京的“玫瑰基金”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到北京接受免费整容的机会。

  “她的整形费用超过10万元,前期将对她进行口、鼻的重造。”该基金会工作人员郑志慧告诉记者。

  “每个手术都有风险,我们已经给她制定了手术方案。”据介绍,4月13日上午,晓茜将进行手术。

  据将参与此次整形的北京某整形机构巫文云院长介绍,一周之后晓茜就会见到效果。

  昨日晚间,晓茜就会登上去往北京的火车。她昨晚刚刚更新的博客中写道:“4月13日9时,我将破茧成蝶,变成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生活。希望我的手术能够成功。”

-晓茜说

  我不躲别人的目光

  记者:走在街上,你会遮起自己的脸、躲避路人复杂的目光吗?

  晓茜:我不会遮起自己的脸,也不会躲避别人的目光。

  记者:你在博客中不止一次提到“争”,比如上小学和同学争、上高中和同学争……你到底在争什么?

  晓茜:争一口气。只要学习成绩好,嘲笑我的人会对我佩服至极。

  记者:但结果是,你始终找不到工作,这对你的影响一定很大。

  晓茜:在上大学前,我从未想到容貌对我的影响。但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我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欢迎我。从对相貌的悲观,延伸到对所有事物的悲观。整个人变得脆弱、敏感、神经质……

  记者:几乎所有毁容的人连照片都不敢照,但你敢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照片,很有勇气。

  晓茜:在我孤独的时候看看这些照片,可以回想美好的时光。

  记者:在你的人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晓茜:爸爸。他一直严格要求我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看待。让我学会自己洗衣、做饭。他说过一句话:“你的手不方便,但你可以接触工具,如果你无法用螺丝刀转动,你可以改用镊子……”

  记者:你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上进、乐观的,没有自卑过吗?

  晓茜:我定义自己是一个夹缝中的人。对于残疾人来说,我算正常人;但对于正常人来说,我又是残疾人。所以,说一点自卑感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记者:你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29岁了,对恋爱有什么想法?

  晓茜:我只想成为普通人,只想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爱情,顺其自然吧。

  记者:很多做过整形的人,最初都接受不了自己新的容貌,那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能接受吗?

  晓茜(微笑):我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面貌的改变是一定要接受的,我将化蛹成蝶,展开人生新的一页。

 -同学说

  晓茜非常有感染力

  武昕和晓茜是一个寝室的。

  “她对大家都特别好。”武昕说,她经常组织班级活动,“她是大家推选的生活委员。”

  在同学眼中的晓茜是个乐观的人,“几乎没看过她哭,反过来经常安慰我们。”

  武昕回忆说,在研究生毕业后,一些同学找不到工作,情绪非常低落,每当这时候,同样找不到工作的晓茜总会想办法逗笑大家,给大家做思想工作。

  武昕说,晓茜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人,而且一直在尝试改变生活。

  大多时候,我不愿意刻意想起过去,因为我怕现在的艰难生活掩盖了从前的美好;大多时候,我不愿意对人表露内心的哀伤,因为我不想我的亲朋好友为我担心难过;大多时候,我总是这样反复着、矛盾着……

  我还是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好事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