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制订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规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占20分,可是在实际考查中,这一部分往往会超出20分的范围。2003年计23分,2004年计26分,2005年计26分,2006年计21分。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所占分值较高,是整个政治试题的“重头戏”。 与07年相比,08年政治大纲有了许多变化,其中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变化最大,共有15处,这就给广大考研学子的政治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考研学子之忧,海文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的15处变化做深度分析,并给予考生相应的复习对策。
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变化知识点的分析
1.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部分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的内容。
2008年大纲要求掌握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的考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考查方式可能向分析题目转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与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题目结合。
2.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标题被改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08年大纲对标题的改动使得文字表达更加精确规范。《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基本内容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检验条件和目的。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变化要求考生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要充分重视,它们容易成为出题的切入点。
3.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的“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被改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文字更加精炼和规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本章要注意出现“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分析题目以及把握如何正确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部分增加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的内容。
2008年大纲在0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包括: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对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今年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提出来,可见它的重要性,考生要引起重视,可能会把它与世经的内容结合起来考察。
5.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标题下的内容被精简为一句话“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
与2007年大纲不同的是,2008年大纲没有对十条经验逐条进行简述,而是对其文字表述精简为一句话,抓重点抓要点。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6.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被改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2008年大纲在2007年的基础上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改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必须全面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和贯彻。
7. 今年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独立成一标题。虽然不完全属于新增加的内容,但是独立成一节,应当重点重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8.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标题下的内容有所改动。考生对本节有所改动的内容应进行整体上的比较,应掌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9. 把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简化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
10.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部分增加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这个新的知识点与时政的联系很密切,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扩大基层民主,考生要联系其他部分的内容综合理解。
11.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部分增加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1.我国的政治体制本身还不完善,党和国家现在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3.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2007年2月26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此知识点与时政联系很密切,可见它的重要性,要求考生对它们认真理解和识记。 12.2008年大纲把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改为“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13.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一体系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方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个新增知识点内容丰富,会成为今年出题的考点,要求考生掌握,从整体上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4.2008年大纲把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改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与社会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创造密不可分的。
15.2008年大纲把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改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时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快发展,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二、复习对策
针对08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的变化,我们提出了如下复习对策。
1.重视新增和调整的考点
根据惯例,考纲中新增和调整的考点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因此考好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吃透大纲。邓三部分的内容作为近几年考纲中修订较多的部分,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意新增和调整的知识点。
2.注意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特点
邓小平理论的政策性比较强,概论涉及到的要点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来的。因此,考生要能运用邓小平理论的思路、观点来认识、分析和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方针政策。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熟读教材,基础知识扎实牢固;主次有所区分,重点分明;屡清思路,掌握教材脉络构架;利用基础知识,学会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做题,在做题中体会所学知识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