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专家提醒:考研生要劳逸结合 别把教室当寝室

专家提醒:考研生要劳逸结合 别把教室当寝室


   

  考研学生怎把教室当寝室 专家提醒劳逸结合


  眼下,高校各项考试临近,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高校的通宵教室里出现怪常的风景,热水壶、枕头、零食、被子等家当,居然被大学生搬进教室,而这其中以考研学生居多。据悉,为了方便复习,一些大学生居然把教室当寝室,通宵达旦做最后的冲刺。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教室快变成了寝室

  12月26日晚上10点半,记者来到同济大学某自修教室,发现有好几位挑灯夜读的考研生占据了教室后排的“宝地”。一些同学的桌上,铺得满满当当,热水瓶、高乐高、阿胶蜜枣、枕头、棉衣……仿佛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正在复习的一名男生对记者说,考研日期越来越近了,看到其他“考研族”都在拼命复习,他心一横,就通宵达旦地在教室看起书来。他一脸疲惫,苦笑着说,晚上肚子饿了,就咬几口买的面包,看书累了,就在带来的枕头上趴一会儿。

  “在教室里,为了最后的冲刺,顾不上吃饭、睡觉的大有人在。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课还没有复习完,怕自己比别人看的复习材料少,试题做得少。”在寝室安家,他也是出于无奈,“以前听说考研的人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如今自己体验了,确实是这样。”

  同济大学交通与运输学院的小潘,也是这么一个把“家”搬进教室的同学。“教室里考研生扎堆,有不懂的问题随便拖一个就能请教。况且,现在天气寒冷,教室里空调开得很暖和,我当然就把教室当家了。通宵复习一晚上,明天睡个懒觉再接着复习。”

  “安家族”多为考研学生

  记者发现,在沪上一些高校,考研生在教室里“安营扎寨”、通宵复习的状况很普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小孙说,在他们学校,有不少考研生这么做,大家为了迫在眉睫的考研,都拼了。但小孙表示,“安家族”的主力,基本上是考研大军。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加入到日益庞大的教室“安家族”中来。

  上海大学的考研生小马说,许多大学生都是“夜猫子”,晚上精神特别好,所以通宵复习不足为奇。“疲倦了,就裹上带来的棉衣打个盹,醒了继续看书做题。倘若实在熬不住,就往脸盆里打点水,洗把冷水面,人马上就清醒了。”小马向记者推荐了他的“不困”秘笈。

  【专家意见】

  考前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针对这种现象,同济大学心理学教授陈增堂说,长期高强度的复习,会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晚上通宵复习,把教室当寝室,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妥。考研既是拼脑力,也是拼体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最重要,要懂得劳逸结合。

  他说,心理咨询室最近也接待了不少考研生,他们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考研综合征”,恨不得不吃不喝不睡,一天24小时全部用来复习。陈教授说,考研学生们不必太患得患失,把身心状态调节过来,考试才能发挥好。聊天、散步、听音乐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法。(钱钰 实习生 屠仕超 )

 

  原载 《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