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上大学64岁去读研 全国年龄最大的在读研究生李文超来豫演讲,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
贵州省退休干部李文超在年近花甲之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为当年全国录取的年龄最大的大学生;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后,他又更进一步,成了全国年龄最大的在读研究生。8月26日下午,李文超到项城市第二高中演讲。当天下午4时整,在2000多人的注视下,身着旧白衬衫、肩挎破帆布包、两鬓斑白的李文超,在掌声中坐到了主讲台上。
年过花甲 喜获学位
李文超1942年出生在重庆市丰都县一个偏僻小山村,家境很差,全家11口人连饭都吃不饱。李文超的父母没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一直教育孩子们“要读书,要良心,要勤奋”。
1964年,22岁的李文超参加了全国高考,但没有考上大学。1965年,贵阳铁路分局工务大修段招工,李文超幸运地成了一名穿“劳动布”的工人。由于吃苦耐劳又有文化,不久,他被调到办公室当文书,后来又成了局里的专职宣传报道员。
工作之余,李文超一有空就看书,还经常去电大、夜大充电。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取消对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成年人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得知这一新政策后,已近60岁、领取退休金多年的李文超立即决定报名参加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以圆他几十年来的“大学梦”。在老伴徐长虹的陪同下,他到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报了名。
2001年盛夏,复习功课仅两个月的李文超走进了高考考场,结果考了286分,离贵州省的录取线差14分。在当年全国大龄考生中,李文超的成绩名列第一,成了“花甲状元”。求学心切的李文超,给贵州师范大学的领导写了一封求助信。最终,李文超被破例特招,成了贵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学校还免了他四年的学费。
不知比别人多付出了多少艰辛,李文超终于修完了60多门功课,而且每门功课的得分都在良好以上。去年6月28日上午,在贵州师范大学2005届毕业文凭学位证书颁发仪式上,63岁的李文超从学校领导手里接过了“双证”。他说:“大学毕业了,我像是做了一件平常事,一件父母从小嘱托我要做的家常事。“
名震全校 人称“超哥”
贵州师范大学校方本想照顾一下李文超的生活和体育课,但被他谢绝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李文超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无论是开学之初参加军训在烈日下摸爬滚打,还是参加3000米长跑,李文超都没有后退。
为了学习,李文超每天早上5时准时起床读书,常常在深夜12时才入睡。刚进大学时,李文超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在毕业典礼上,他在全班108个同学中,总分排在第19名。
班中有几名男女同学,曾因与他人相处不好或因恋爱问题陷入困顿或欲走极端。李文超得知后,以一个知心大哥哥的角色,帮他们甩掉了心理包袱。李文超以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众多年轻同学的尊重,在贵州师范大学,人人都尊称他为“超哥”。
再进校园 开始读研
大学本科毕业后,李文超当年就报考了上海市某高校的研究生,但只考了100多分,与录取线相差甚远。今年1月13日,已经64岁多的李文超又走进考场,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两门专业课的成绩分别考出了124分与129分的高分,但英语仅考了9分。结果李文超再次与研究生失之交臂。但面对失败,李文超并未气馁,他发誓苦学外语,准备第三次报考研究生。了解到李文超的情况后,他的母校贵州师范大学再次向他伸出援手:免试提供给他一个研究生名额,现在李文超正在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攻读文艺评论专业,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在读研究生。
两个儿子 学习老爸
“我们全家人都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他,活到老,学到老嘛!”李文超的老伴徐长虹阿姨说,四年的本科生活不仅证明了老伴的能力,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支持老伴念书的决心。如今,成了“名人”的老伴经常“云游四海”,她也经常和老伴一同外出,感受学习所带来的力量和快乐。
有很多人问:李文超你这么大年纪了,读书有什么用处?有的甚至尖刻地当面讥讽说:你书读下来人就要死了,要到马克思那里去当研究生呀?每逢李文超遇到这些干扰和冲击时,徐长虹就对老伴说:“我们要坦然接受每一句好话歹话,因为你的学习是自在、自为、自然的,是生命生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在李文超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个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儿子,如今也重返大学校园,正在修读第二、第三专业。
李文超这次到周口来,是受研究生班同学、周口市某大学的教师苑青松的邀请。从8月20日起,李文超先后在周口市、商水县、项城市的多所中学演讲,引起了巨大轰动。
“读书有两种情况,一是为找饭碗,我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再一个是像古人那样,以读书为己任,活到老学到老,我属于后者。”李文超说,他认为不断学习可以保持思维开阔,可以丰富人生阅历,可以延缓衰老,可以带来健康和快乐。因此,学习是他不懈的追求。
|